5月31日,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區少荃湖科創中心正式揭牌,並同步啟用科創大廈、數字科技產業園三個科創載體和產業園區,總建築面積約36.4萬平方米,首批41個科創項目和服務單位集中簽約入駐。
此間,在合肥新站高新區文忠路與魏武路交口,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的少荃湖科創中心正式揭牌啟用。繼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入駐後,少荃湖科創中心聚焦「三基地兩平台」建設,重點圍繞電磁兼容、無人駕駛等方向,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目前,蘇東林院士的電磁安全以及無人駕駛、集成電路等團隊落地,簽約落戶長鷹恆容、踏歌智行等8個科創項目,賦能助力區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距離少荃湖科創中心4公里外,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科創大廈啟用開園。依託科創大廈平台載體,重點佈局微顯示、集成電路產業,招引新型研發機構,培育科創企業,目前,已入駐為國半導體、沃能新能源、芯澤科技等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貢獻「科創力量」。
位於皇藏峪路與珍珠路交口的數字科技產業園,已簽約入駐明峰醫療、安傑萊康復機械人等項目。該產業園定位打造數字賦能產業的智造新高地,重點聚焦雲計算、大數據、數據通訊、物聯網等產業項目,形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示範高地。
科創園區入駐項目暨服務商簽約(張敏 攝)
積極構建1356科創工作體系
揭牌啟動儀式上,合肥新站高新區正式對外發佈「1356科創體系建設方案」,聚焦新型研發機構、高校院所成果轉化、優質孵化運營機構等領域,加大科技招商和人才招引力度,建設形成全域科創發展格局。
據了解,合肥新站高新區提出「一核+三帶+五園+六大集群」科創總目標,即以少荃湖科創中心為核心,佈局魏武路新芯產業、文忠路產教融合和新海大道轉型發展三條科創帶,建設中國芯視界、數字經濟、智慧產業、聲谷信創等五大園區,打造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大健康、未來技術六大集群。
聚焦上述目標,合肥新站高新區將大力實施創新主體培育、科創載體量質齊升、高能級研發平台突破、科技成果轉化攻堅、創新生態營造、人才集聚提升等「六大行動」,加快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產業孵化鏈和創新生態圈,全力打造少荃湖科創走廊。計劃到2027年,全區打造省級以上創新平台超過120個,新型研發機構超過10家,科創孵化載體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00家。
當天,合肥新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衛東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少荃湖城市副中心開發建設的啟動之年,也是合肥新站高新區打造少荃湖科創品牌的開局之年。「今天舉辦科創中心揭牌和三大園區的開園儀式,就是要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這對推動新站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園區高質量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黃衛東表示,下一步,要通過構建高規格科創體系,建設高水平雙創載體,打造高能級研發平台,招引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競爭優勢明顯的科技企業,不斷擴大國家高企、「專精特新」以及獨角獸企業等規模,將新站建設成為在全省有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科研經濟先行地和創新人才集聚地。
活動現場
聚焦「芯屏器合」打造產業新高地
據介紹,近年來,合肥新站高新區聚焦「芯屏器合」的產業發展方向,搶抓全球新型顯示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機遇,堅持「培育龍頭企業——服務重大項目——打造產業鏈條——構建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引進了京東方、維信諾、彩虹液晶、晶合集成、新匯成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形成了「從沙子到整機」的新型顯示全產業鏈佈局,構建了從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的集成電路完備的產業生態,打造了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新型顯示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新高地。
2022年以來,勁旅環境、井松智能、翰博高新、新匯成、頎中科技、晶合集成共6家區內企業陸續上市,晶合集成更創下全省歷史規模最大的IPO,這充分展現了全區經濟的實力與活力。
用金融活水澆灌創新之花
「奮進的新站人用十餘年的堅守,實現從『一個車站』轉身為『一座新城』,以『無中生有』創造『世界一流』,用『產業奇蹟』彰顯『時代魅力』。」黃衛東說,在抓好產業發展的同時,合肥新站高新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緊扣「高」和「新」的發展定位,加速整合創新資源、建設創新載體、培育創新主體、提升服務能力,讓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2023年以來,該區先後出台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方案、高企倍增三年行動計劃、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政策,建立了325為企服務體系,開展了科技型企業雙需對接、產業鏈盟、新站大食堂等活動,設立了百億母基金,真心實意為企服務,真金白銀助企發展,用金融活水澆灌創新之花,以「基金叢林」搭建「創新雨林」,培植「產業森林」。(趙旭 張敏 柏永)
頂圖:少荃湖科創中心揭牌(張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