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1日 星期二 -- 天氣
有片|爆132倍今季最冷頭馬 豐辰捧走樂善堂盃17:46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林龍安建言:推動大灣區「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17:43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董事譚岳衡:談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合作17:40全國政協委員何杰、江浩然籲: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機會與挑戰17:37有片丨外交部發布重磅視頻:行大道,不信邪,不怕鬼17:31有片丨何敬麟:加強對科創IP的立法保護17:31【來論】助推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17:22有片丨吳小麗:國家對人大代表履職保障到位17:13 有片|爆132倍今季最冷頭馬 豐辰捧走樂善堂盃17:46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林龍安建言:推動大灣區「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17:43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董事譚岳衡:談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合作17:40 全國政協委員何杰、江浩然籲: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機會與挑戰17:37 有片丨外交部發布重磅視頻:行大道,不信邪,不怕鬼17:31 有片丨何敬麟:加強對科創IP的立法保護17:31 【來論】助推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17:22 有片丨吳小麗:國家對人大代表履職保障到位17:13 有片|爆132倍今季最冷頭馬 豐辰捧走樂善堂盃17:46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林龍安建言:推動大灣區「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17:43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董事譚岳衡:談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合作17:40全國政協委員何杰、江浩然籲: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機會與挑戰17:37有片丨外交部發布重磅視頻:行大道,不信邪,不怕鬼17:31有片丨何敬麟:加強對科創IP的立法保護17:31【來論】助推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17:22有片丨吳小麗:國家對人大代表履職保障到位17:13
全國政協委員何杰、江浩然籲: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機會與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何杰、江浩然籲: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機會與挑戰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5-03-09 17:37:5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宇樹科技的機械人表演讓人形機械人一夜之間火遍全網,今年1月20日,DeepSeek開源推理模型一經上線,迅速登頂各大商城的下載榜首。人工智能成為了2025年火遍中國的熱門焦點。

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何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今年對加強人工智能治理領域有所關注。他指出,DeepSeek和宇樹科技這兩類企業,預計未來將逐步替代人類的認知勞動和體力勞動。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是灰犀牛事件,需要盡早關注、未雨綢繆。

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也關注了相關領域。他告訴記者,人工智能正在快速重塑生產流程與商業模式,導致部分傳統崗位面臨替代威脅,但同時也催生出一系列新興行業。

根據麥肯錫的相關報告,在2030年至2060年間,將會有50%的現有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另一組數字則是,預測到2030年,中國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需求預計將達600萬,人才缺口可能高達400萬。

加強治理 推動創造社會福祉

「加強人工智能治理,推動其創造社會福祉,而不是擴大經濟差距。」何杰建議,建立人工智能就業影響監測平台,通過立法保護特殊群體,加強社保兜底,試點「人機協作」補貼。

具體來說,從立法維度,探索人工智能下失業者、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保護問題,未來向處於壟斷地位的人工智能應用公司徵收一定稅費,補貼特殊群體,並要求服務業保留一定水平的人工服務,在維持就業的同時方便老年人生活。

同時,加強社保兜底,推動外包公司、平台企業為員工和自由職業者提供全面、足額的社保,延長失業保險的領取時間,保障全民的基本收入。還要在製造業、服務業等領域試點「人機協作」補貼,探索員工與機器協同的工作模式,緩解結構性失業壓力。

「要重構教育目標,將批判性思維和人機交互作為主要學習模塊,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何杰建議,推動教育體系適應性改革,開展職業技能重塑計劃,可聯合教育部門開展職業技能重塑計劃。

江浩然也持類似觀點,他建議將人工智能知識納入職業培訓課程體系,進一步加快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同時,積極倡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實施補貼、獎勵等多種激勵措施,助力勞動者提升就業能力。

何杰還建議,要強化監管與全球協同治理,堅持技術開源和低成本設備包容性,以加強人工智能國際合作與平權,支持發展中國家企業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培訓和支持本地化開發。

江浩然建議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在智能製造、金融、零售、醫療健康以及教育培訓等關鍵領域,探索與實踐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發智能工具,催生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同時,打通國家職業標準與企業人才標準的互通互認,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認可」的人才培養和評價新模式,不斷促進數字技能人才量質雙升。(記者 鄧建樂)

責任編輯:徐樂釗 全國政協委員何杰、江浩然籲: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機會與挑戰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