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回望2024・深圳改革大事

回望2024・深圳改革大事

責任編輯:靜文 2025-01-07 10:48:26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吹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過去一年,深圳全市上下牢記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使命任務,高舉改革開放旗幟,賡續弘揚特區精神,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奮力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改革潮湧,擂鼓奮進。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2024年深圳改革大事,共同感受這座奇蹟之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實步履、鏗鏘足音。

 1.出台深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實施意見和500餘項重點改革事項清單,創新六大工作機制抓好改革落實

图像_2025-01-07_104952352.png

 2024年9月20日,深圳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召開。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2024年9月20日,中共深圳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勝利召開,會議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的實施意見》和500餘項重點改革事項清單,明確深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制。出台市委深改委《關於進一步抓好改革落實的若干措施》,建立分類推進、改革調度、督察問效等6大改革推進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在深圳率先實施、結出碩果。

 2.國家連續3年推廣深圳綜合改革試點48條典型經驗,改革先行示範作用顯著

图像_2025-01-07_105007395.png

 圖源: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

 2024年12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關於推廣借鑑上海浦東新區、深圳、廈門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向全國推廣深圳8條典型經驗,涉及實施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培養新機制、建立跨境信用數據傳輸和認可機制、打造知識產權證券化特色品牌、創新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構建水上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加注海事服務體系、推動人民幣跨境收付便利、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體系、健全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等。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繼2022年發文推廣深圳18條創新舉措、2023年發文推廣深圳22條典型經驗後,再次發文推廣深圳改革做法,3年累計推廣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經驗48條。

 3.《前海方案》《前海規劃》加速落地,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展至合作區全域

图像_2025-01-07_105022980.png

 前海合作區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台實施《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專項推進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超九成任務落地見效。獲批將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展至前海合作區全域,對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其個人所得稅稅負超過香港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設立全省首家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累計落地11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5家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機構,深圳國際仲裁院受理案件覆蓋142個國家和地區。「前海港澳e站通」為港澳投資者累計提供跨境政務服務368項。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在投資便利、貿易自由、「邊境後」改革等領域實現「八個提升」。前海新增全國複製推廣制度創新成果14項、累計102項。

 4.河套實施創新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化改革,深港「雙向奔赴」協同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

图像_2025-01-07_105033933.png

 河套「一區兩園」科技創新合作更加緊密。圖源:深圳市河套發展署

 深入落實國務院《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成立河套發展署,出台河套深圳園區法定圖則,全面實施符合條件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雙15%」優惠政策,落地高端科研項目超200個,累計吸引16名海內外院士專家和1.5萬名優秀科研人才。承接科研機構港牌小汽車經「一號通道」入出河套深圳園區的省級管理事權,科研人員可自駕小汽車或乘坐跨境巴士便利跨境通勤。實行科研貨物集中申報等10項便利通關服務措施,促進科研物資高效跨境流動。簽約首支河套跨境雙幣早期母基金,「科匯通」試點在全國16個地區複製推廣。香港特區政府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河套合作區「一區兩園」發展規劃完成整體性拼圖,實現戰略協同。在河套這片沃土上,一個有利於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5.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2236億元

图像_2025-01-07_105050718.png

 首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原生鴻蒙」正式發布。圖源:央視新聞

 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全社會研發投入2236.61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46%,其中企業研發投入佔比93.3%、總量居全國城市首位。完善創新平台建設管理機制,鵬城實驗室在一體化算力網方面取得標誌性成果,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深圳綜合平台中試線建成啟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布局河套,深圳醫學科學院與深圳灣實驗室初步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出台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管理制度,改革優化科技計劃體系,首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原生鴻蒙」等一批新產品、新技術陸續發布,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設立規模20億元科技創新種子基金,耐心資本規模增長三成。構建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制度體系,深圳理工大學獲批招生,深圳海洋大學(籌)獲批設立,全市高校新增ESI全球前1%學科16個、前1‰學科4個。創新高層次人才舉薦制和直認制,開展科技人才評價試點,各類人才總量超698萬人、高層次人才超2.6萬人。

 6.健全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有望連續3年保持全國城市「雙第一」

图像_2025-01-07_105103694.png

 比亞迪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現場。深圳特區報記者 鄒媛 攝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一系列政策,組建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醫藥和醫療器械等3個產業辦公室,構建創新策源、轉化孵化、應用牽引、生態營造的產業培育鏈條,集中力量支持重點產(行)業、重點產品、重點集群、重點企業加快發展乃至超常規發展。入選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超280萬輛,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達成第10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車企。低空智能融合系統(SILAS)先鋒版發布亮相,載貨無人機飛行規模全國領先。預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萬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有望連續3年保持全國城市「雙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接近45%。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9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6家,均居全國城市首位。

 7.探索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等貿易新業態,進出口總額首次邁上4萬億元台階、創歷史新高

图像_2025-01-07_105119353.png

 深圳外貿進出口規模首次邁上4萬億元台階。圖源:深圳市商務局

 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完善數字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貿易新業態發展機制,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商品結構、貿易結構。2024年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邁上4萬億元台階、達到4.1萬億元,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出口總額有望連續32年居內地城市首位。構建跨境電商「關、匯、稅、貸、保」五位一體陽光化監管模式,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帶」協同發展,深圳跨境電商綜試區連續3年居第一檔「成效明顯」。創新大宗商品交易機制,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全年交易額1047.1億元,其中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508.1億元、同比增長150.2%,居同類平台首位。

 8.完善全域全時全行業人工智能應用機制,AI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图像_2025-01-07_105132461.png

 技術人員正在對雙足機器人Walker進行研發測試。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出台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發放模型券、訓力券、語料券等,滾動發布近200個「城市+AI」場景,推動全身智能、全車智能、全屋智能產品「首發」,持續打造「算力供給最普惠、場景開放最廣泛、產業生態最健全、創新創業最便捷」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手術機器人遠程「操刀」、機器人咖啡師上線。探索「人工智能+審判」深度融合模式,完成全國首個司法審判垂直領域大模型增量預訓練,率先研發應用人工智能輔助審判系統,配套健全審判監督管理等工作機制,民商事案件平均結案時間縮短38天,相關做法獲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

 9.編制我國首個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並成功「出海」,實現從「執行標準」到「制定標準」「輸出標準」

图像_2025-01-07_105141560.png

 《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首次來到香港,香港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獲得授牌。圖源:深圳市衛生健康委

 創新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管理制度,新獲批設立3個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加快打造全國唯一的「6+1」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集聚區,累計輸出標準135項、測試認證產品273款。舉辦系列國際標準化會議和活動,深度參與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國際標準化發展。探索編制全國首個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高分通過國際醫療質量協會(ISQua)認證。目前,此標準獲得4家國際知名商業保險公司認可支持,已在北京等地30多家醫院開展評審,香港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等首批4家醫院獲得認證,並成立香港辦事處,拓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標準化合作渠道,標誌着我國國際醫院評審標準正式「出海」、走向世界。

 10.落地「刷臉通關」「拍卡即付」等系列便利舉措,出入境人員和外國人數量均創新高

图像_2025-01-07_105155388.png

 深圳灣口岸出境旅客使用「刷臉通關」。圖源:深圳市口岸辦

 落實互免簽證協定等出入境政策,全市11個口岸實行外國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現陸路、鐵路、航空、海港全覆蓋。「一簽多行」恢復實施,深圳灣口岸啟用「免出示證件」通道實現「刷臉通關」,機場實施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手續等便利措施,文錦渡口岸試行「離境退稅」,全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2.4億人次、出入境外國人540萬人次,均創全面復關以來新高,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達6147.6萬人次。優化「戶、卡、碼、幣、包」境外人員便利化支付體系,圍繞「食、住、行、游、購、娛、醫、學」等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打造全域支付示範區,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支付體驗。2024年1-11月,境外人員在深非現金支付交易178.7億元,同比增長78%,預計全年達到200億元。

 11.以深中通道建成通車為契機推進區域「六個一體化」,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按下「加速鍵」

图像_2025-01-07_105214982.png

 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圖源:深圳市交通運輸局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深圳至中山車程縮短為30分鐘,通車即滿負荷運轉,累計車流量突破1500萬車次,為兩地帶來海量、便捷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新動脈」,助力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深圳市與中山市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深圳—中山規劃一體化發展的行動方案(2024—2025年)》,規劃、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六個一體化」發展取得實效。

 12.創新實施「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周半天計劃」,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跑出「深圳加速度」

图像_2025-01-07_105226708.png

 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實施「每天一節體育課」。圖源:深圳教育微信公眾號

 踐行「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理念,不斷優化兒童成長保障和義務教育培養體系。持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普惠園在園幼兒佔比提高至92.3%。通過多元化、多形式舉辦托育機構和幼兒園開設托班等方式,新增托位4.9萬個。獲評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實施「每天一節體育課」、普及人工智能課程,100所學校啟動「每周半天計劃」試點。全年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8萬個,自2020年實施百萬學位建設以來,累計新增基礎教育學位82.4萬個,增量居全國城市首位。

 13.深化「深圳惠民保」「醫保價格通」等創新舉措,讓群眾就醫更加省心舒心放心

图像_2025-01-07_105240107.png

 設立醫保服務e站,實現醫保服務在醫藥機構「就地辦」。圖源:深圳市醫保局

 構建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支持新建醫院試點打造高水平市屬醫院集團,三甲醫院、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分別增至33家、29個,推廣「預住院」「無陪護病房」等便民就醫措施,市域就診率持續穩定在98%以上,社康機構診療量佔比達38.7%,「15分鐘社康圈」網點不斷健全,86.1%的高血壓患者、76.6%的糖尿病患者在社康機構就診,基本實現「大病不出深、常見病不出區、健康管理在社區」的階段性目標。深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深圳惠民保」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首創「醫保價格通」引導醫保藥店主動降價,醫保個人賬戶實現線上購藥、省內家庭共濟,實行醫保服務在醫療機構「就地辦」、新生兒「出生即參保」、醫療救助「免申即享」。新增「港澳藥械通」醫療機構6家、總數達10家,獲批藥械拓展至59種,試行粵港救護車跨境直通計劃。

 14.按照「三化一對照」思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經營主體總量保持全國城市首位

图像_2025-01-07_105253692.png

 以「開放創新,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對照世界銀行評估標準的思路,迭代實施優化營商環境3個年度工作方案、105項重點任務。創建「虛擬園區」集成式服務體系,落地「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23件,100%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執法監督碼」、「隨信綜合查」跨部門聯合監管等,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以不干擾式監管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首創公證文書跨境電子化流轉、音視頻「雙錄」簽名等,境外投資者實現足不出戶、網上一窗通辦商事登記,在增值電信、外資醫院等方面試點放寬市場准入。出台實施降低物流成本等惠企政策,推出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信用+融資」等舉措,努力打造綜合優勢更強的產業生態。全年新登記經營主體56.2萬戶,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440.4萬戶,保持全國城市首位。

 15.創新開展黨建引領現代活力小區建設,讓基層治理「看得見、治得好」

图像_2025-01-07_105304810.png

 龍海家園舉辦首場「小區大事」議事協商活動。圖源:深圳市委社會工作部

 組建市委社會工作部,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全市近5000個小區創新開展黨建引領現代活力小區建設,推動「支部建在小區上、居民小組建在小區上」,形成「居民事居民議、居民事居民定」的小區治理新格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建立健全業務制度規範,上線智能分類分撥、智能受理助手等8個大模型應用場景,訴求平均辦理時長同比壓減15%。不斷深化拓展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功能,成為大家願意來、喜歡來、經常來的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活動中心。

 專家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保奎:為進一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深圳樣本與經驗

 「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深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具體部署,以實施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抓主要矛盾、破瓶頸制約、重前瞻布局,推動各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各項事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保奎接受本報駐京記者採訪時表示,2025年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希望深圳繼續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以深圳的精彩改革實踐探索,為進一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深圳樣本與深圳經驗,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2024年,深圳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交出了靚麗『成績單』。」他具體指出,如深圳在河套實施創新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化改革,深港「雙向奔赴」協同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又如依託深中通道,推動深中區域「六個一體化」,為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按下「加速鍵」等,以改革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深圳還將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擺在突出位置,深入推進綜合改革試點,高水平建設先行示範區。」他說,2024年深圳有8條綜合改革試點經驗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並向全國推廣,充分體現了深圳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先行示範作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衝鋒號。希望深圳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作出新的貢獻。」他建議深圳,應突出超前性、開拓性、試驗性改革,將綜合改革試點這關鍵一招用好用足,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打造新時代「制度創新策源地」和「改革開放試驗田」。同時應系統營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制度環境,以一流的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集聚創新載體,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促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發展。此外,還應深化制度型開放,更加重視與港澳規則銜接,深度參與全球經貿合作,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更好吸引全球資源匯聚,形成更多可推廣、可持續的制度創新成果;積極應對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主動適應全球產業分工的本地化、區域化趨勢,加快源頭創新和前沿科技布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應對風險挑戰能力等。(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李萍

 深圳改革開放幹部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家喜:繼續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全國推廣深圳8條綜合改革試點經驗,「這是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經驗又一次得到國家推廣。」深圳改革開放幹部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家喜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要充分激發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勁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陳家喜認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深圳將中央戰略部署細化為地方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在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先行一步、落地見效。比如在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方面,深圳打通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壁壘,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全新機制;打造知識產權證券化特色品牌、創新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等,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法律保障。在高水平對外開放領域,深圳通過建立跨境信用數據傳輸和認可機制,打破了數據要素流通的壁壘;積極構建水上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加注海事服務體系,推動人民幣跨境收付便利等,不斷探索與國際接軌的制度規則和監管模式,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陳家喜說,自2020年深圳啟動首批綜合改革試點以來,累計3批48條經驗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廣。與前兩批推廣的經驗相比,本次推廣典型經驗中的系統性和協同性更強。如,在空間治理領域,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體系,將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緊密結合。從改革深度來看,第三批經驗不斷向縱深推進。如在科技創新領域,不僅持續完善知識產權相關機制,還在科研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提高了科研資源的利用效率,進一步強化了深圳的創新引擎功能,使先行示範區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更具競爭力。

 改革是深圳的根與魂。陳家喜認為,近年來,深圳勇當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一系列制度創新成果。新征程上,深圳要繼續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發揚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精神,將中央改革精神要求與地方改革實際相結合,將協同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務求取得更多看得見、摸得着、傳得廣的改革實績。(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麗萍

 評論

 以創造型引領型改革激活澎湃發展動能

 改革是深圳的根與魂。

 2024年,深圳全市上下聞雞起舞,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制度創新、對外開放、產業發展、營商環境以及民生等多個領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改革有深度、見溫度、顯力度。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邁入「深水區」,改革越往後,「硬骨頭」會越多,難度也越大。深圳只有着力深化深層次改革,才能打開新局面,掀開新篇章,實現新突破。

 面對改革發展中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要以創造型、引領型的改革激活澎湃發展動能。要深入具體制度肌理,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制度創新,拿出標誌性、突破性措施,加快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為全國貢獻更多鮮活的深圳改革經驗。

 改革沒有局外人旁觀者。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全市上下要牢記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使命任務,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趙強

 反響

 深圳市工商聯主席、朗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春華:深圳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創造力。今天,深圳繼續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創新,持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我們民營企業家將緊抓這一契機,將企業發展融入城市、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深圳前海潮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CEO 許紫妍:我每個月都會帶香港中小企老闆到前海參觀交流,深切感受到前海以及深圳的營商環境在不斷提升。像前海推出的「深港通註冊易」等措施,使我們在深圳的註冊和運營更加高效。深圳在法治建設和金融創新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深圳市輝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嚴國生:前海是服務香港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率先試行「港人、港資、港服務」, 港資企業入駐前海後,可享受跨境人民幣貸款優勢,也可以享受跨境人民幣貸款政策。深圳還經常組織資源對接會和海外業務分享活動,助港資企業更好更快對接內地市場。

 市民 劉世春:我是藥店常客,以前買藥要跑多家藥店比價,費時費力,如今通過「醫保價格通」系統,只用輸入藥名就能一鍵查詢附近哪家藥店的價格最便宜。深圳醫保服務貼心高效,體驗很友好。

 深圳小學黨總支書記 王海林:2024年春季學期起,深圳在國內率先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一節體育課,獲教育部向全國推廣;秋季學期以來,又啟動「每周半天計劃」試點,同樣贏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將體育課開到公園,讓學生參與多彩的校外實踐,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採訪: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麗萍 吳徐美 姚卓文 程贊)

責任編輯:靜文 回望2024・深圳改革大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