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環境及生態局昨發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提出「完善法規」、「制定標準」、「配合市場」和「審慎推進」四大策略,旨在穩慎有序地營造有利於香港氫能發展的環境。隨着氣候變化日益嚴峻,近年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氫能這種低碳能源。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自然要緊貼氫能發展的潮流,如此不單有助推動經濟發展,同時有助香港邁向碳中和,實現綠色轉型,這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題中之義和內在要求。
只要對比化石燃料和氫能,兩者優劣便一清二楚:當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時,無可避免會導致碳排放,加劇全球暖化;反觀,氫能燃燒後只會產生水蒸氣,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因此比較符合環保原則。可以想像,假如各國能夠加速淘汰化石燃料,並將氫能廣泛應用於發電、交通運輸、工業等領域,地球就可少「受罪」,亦有利於全人類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不少國家均高度重視氫能發展。早於2019年,日韓公布氫能發展路線圖,韓國甚至於2021年通過世界首部氫能專法,足見其雄心壯志。我國亦於2022年初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在這方面並不落後──特區政府2022年成立由十多個政策局和專業部門組成的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制訂了氫能應用的暫行標準,並啟動14個試驗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氫能巴士已投入服務,而本港首個公眾加氫站則正在建設中,預期今年稍後可投入運作,屆時食環署將啟動3輛氫燃料電池洗街車的試驗計劃。此外,港鐵以非載客形式測試氫能的有軌電車計劃,亦有望於今年內啟動。
目前,氫能應用在國際上仍處於初步階段,未來發展規模和速度仍屬未知之數,取決於其他綠色低碳技術是否更具經濟效益。因此香港在氫能發展方面,必須預留一定彈性。但這並不是說,香港可以輕視氫能發展,我們仍要把握這一低碳能源所創造的重大機遇,爭取香港經濟升級轉型。具體來說,當局應持續優化氫能應用的相關技術標準和指引,在基建發展和人才培訓方面作出支援,從而為香港實現綠色轉型奠定更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香港要善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爭取成為國家發展氫能源的示範基地,特別要用好香港在金融、商業領域的傳統優勢,主動為其他有志於實現綠色轉型的地區和企業,提供必要的綠色融資和專業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香港除了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成就自己。
《香港氫能發展策略》之制訂,是香港邁向「碳中和」這一宏大目標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當局將於2025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為規管氫氣的生產、儲存、運送、供應和使用提供法律基礎,並於2027年或之前,擬備對接國際的氫能標準認證。不難看出,在氫能發展上,港府已有清晰而明確的規劃,只要按部就班,審慎推進,相信可在發展氫能經濟、推動綠色轉型方面,做出更多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