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暨第9個深圳未成年人讀書日期間,深圳圖書館於4月24日舉辦穿城而過,走讀深圳(第二輯)「重回歷史現場」系列研學活動——回望大鵬所城中的深圳緣起。本次研學邀請深圳自然與歷史研究者南兆旭,深圳大鵬博物館副館長黃文德,以深圳海防為行走主線,帶領市民讀者走進大鵬所城,回望深圳抵禦外侮抗戰歷史,閱讀城市歷史文脈。
大鵬所城全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深圳今天的簡稱「鵬城」即源於此。它佔地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27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清康熙《新安縣誌》記載:「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大鵬所城是嶺南重要的海防軍事要塞,扼守着南海門戶。2001年,大鵬所城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還被評選為「深圳八景」之首,是廣東省參觀人數最多的文化遺產地,「不到所城等於沒來深圳」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回望大鵬所城中的深圳緣起
南兆旭指出,大鵬守御千戶所設兵千人,擁有集市、學校、商業等功能,是一個由軍隊官兵、軍人家屬組成的小型社會集群。大鵬所城的設立讓深圳地區成為嶺南對內維穩、對外防患的邊防軍事重地。
在黃文德的帶領下,市民讀者參觀了東門樓、賴英揚振威將軍第、大鵬所城博物館等場館。穿行在青磚白牆,古樹城樓之間,狹窄蜿蜓的小巷、鱗次櫛比的嶺南建築、雄偉氣派的將軍第讓大家深切感受到深圳這片土地上散發出厚重滄桑的古老氣息,親身體會到先烈們不屈不撓抗擊外敵的民族精神。大鵬所城是深圳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向世人告知深圳不僅僅是一個邊陲小鎮,同樣擁有着深厚的歷史與文化積澱。
黃文德表示,深圳的包容與開放是一脈相承的。百年前,中國各地的士兵組成大鵬守御千戶所抵禦外敵;如今,來自五湖四海的新深圳人來此奉獻青春、實現夢想,助力雙區建設。
閱讀城市歷史文脈
研學結束後,讀者們意猶未盡,紛紛就自己沿途參觀的所見所感向兩位老師請教探討。黃文德也將自己26年來扎根大鵬的研究所得不遺餘力地向讀者分享。讀者王女士表示,通過本次研學,親身行走在大鵬所城中,了解了新安縣設立、九龍海戰、東江縱隊青干班這些與深圳有關的歷史事件,進一步加深了對深圳歷史的認知,收穫頗豐!
「穿城而過,走讀深圳——跟隨南兆旭老師用腳步丈量城市」是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深圳圖書館主辦、鄧一光文學藝術工作室協辦的城市行走閱讀活動。第一輯(自然系列)聚焦深圳自然博物,共舉辦9場講座和5場研學,累計參與讀者約5.5萬人次。第二輯(歷史系列)聚焦深圳人文歷史,計劃舉辦9場講座和7場研學,根據深圳歷史時間軸,依照行走不同的地點,講述不同時間與空間裏的深圳故事,連接起深圳從古至今歷史風貌的全景,讓市民讀者在行走中親歷、體悟這座城市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增強城市歸屬感和家園感。(記者 王靜抒)
頂圖:市民讀者走進大鵬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