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的《廣州東部中心總體規劃》(下稱《總體規劃》)已完成,為東部中心加快發展步伐提供了行動指南。
空間規劃是《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東部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增城將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優化生產空間布局,打造宜居宜業的高品質國土空間,為東部中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品質保障。
繪就空間藍圖 打造挺起產業脊樑的創智之城
作為廣州「三核」之一的東部中心,是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城市能級躍升的主引擎。《總體規劃》銜接廣州2049城市發展戰略與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部署,依托黃埔區產業基礎紮實和增城區空間廣闊的比較優勢,以及「三客一貨」的鐵路樞紐集群和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良好基礎,將黃埔與增城連接區域約896平方公里規劃為東部中心,其中增城588平方公里,黃埔308平方公里,謀劃向東延伸形成發展縱深,強化穗莞惠區域聯動,開拓合作新局面。
《總體規劃》提出三大發展願景:開放高效綠色的門戶之城、挺起產業脊樑的創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聚焦四大核心功能: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重要門戶、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核心承載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引擎、大灣區生產性服務中心,為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廣州發展能級提供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東部中心作為活力創新軸上的重要一環,北聯知識城,南聯獅子洋,規劃形成「一帶四軸,雙城三片」的總體空間結構。在空間規劃方面,《總體規劃》提出,東部中心依托「兩江交匯、三山入城、九脈通海」的綠美生態格局,以碧帶體系高質量打造東部綠美名片。建設可親水的珠江—東江碧帶,實現50公里濱江岸線貫通,變「工業鏽帶」為「生活秀帶」;將南香山、馬山、龍頭山三座山建設成郊野森林公園,讓森林進入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將9條南北向的河涌建設成親水公園,建設碧道、綠道網絡,串聯歷史文化,提供更豐富的線性空間。
《總體規劃》明確,東部中心承接中心城區人口和功能疏解,加大優質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加速打造服務超300萬人口的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區。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跨區均衡供給,加快形成「城市—組團—社區」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引導灣區和中心城區的一流名校名醫設施「家門口配套」。築牢城市韌性安全格局,建設安全、綠色、高效、智慧的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加強高質量水資源與能源供給,提高防洪與排澇標準。
保障項目供地 「跑」出增城用地報批新速度
《總體規劃》的編制完成,標誌着廣州東部中心按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鍵」,「跑」出增城用地報批新速度。
數據顯示,2023年,增城區用地報批取得全市產業用地獲批宗數第一、產業用地獲批面積第一、成片方案獲批宗數第一、成片方案獲批面積第一等「八個第一」的突出成績。全年獲批用地項目共87個批次9564畝,其中產業用地6613畝,同比增長近3倍,創增城歷史以來新高。
為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去年增城區編制獲批成片開發方案4個共約4.6萬畝,劃定成85個片區,涉及增城區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開發區仙村園區、開發區寧西園區、開發區核心區等重點平台,為推進增城區重點產業項目報批提供前提條件,進一步夯實「產業立區」的基礎。
增城區還聚焦「卡脖子」環節,建立全區報批溝通樞紐,制定每周攻堅目標,精準破解制約報批進度瓶頸,高效補齊短板弱項,推動實現用地報批全面突圍破局。通過建立城鄉院20人專職隊伍,着力提升報批出圖效率,去年累計出圖面積達2.1萬畝,完成率130%。
提高審批效率 建立產業項目「五證聯發」
為切實節省企業時間成本,實現項目快開工快見效,以「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減成本、優服務」為引領,優化精簡工程建設項目用地、規劃、人防、施工等審批材料和程序。通過「靠前服務、一套材料、並聯審批、全程網辦、快速發證」,將企業辦理五證的時間從40個工作日縮短至1-6個工作日,極大地提高審批效率,為在增城區拿地的項目辦證節約了半年時間,竣工提前1年,投產提前2年,進一步縮短了企業產業項目的籌建周期和投產時間。
2023年至今,增城區先後推動潤城、中南高科、鴻凱、大族、江銅、翼連、海葳特、廣汽等共9宗產業項目成功實現「五證聯發」,其中潤城項目為廣州市首宗「五證聯發」產業項目;中南高科項目是1個工作日內辦齊「五證」,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常態化服務機制。
「對於企業項目建設來說,時間非常重要,『五證聯發』極大節約企業的行政審批時間。」中南高科項目企業負責人秦俊武表示,在項目接洽過程中,增城政府工作人員靠前服務,耐心地解讀政策、指導流程,讓企業可以更加全身心投入項目建設中,為增城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五證聯發」政策幫助企業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充分體現出增城良好的營商環境,助推產業集聚發展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東部中心高質量發展。(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劉玉嫻)
頂圖:廣州東部交通樞紐核心區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