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事評論員 李家俊
剛過的周五標誌着2024年復活節暨清明節長假期的序幕緩緩拉開。對於辦公室中的上班族而言,這是一段難得的休憩時光:短則4天的紅日,長則可透過調配年假,連綴成10天的悠長假期。在這段時間裏,短線旅行可以選擇內地城市、日韓、東南亞走一走;遠行則可暢遊歐美澳,體驗異國風情。正因為這樣的休假安排,長假期的首日,近百萬計的民眾從機場、陸路口岸、海港等不同通道出發,踏上了各自的旅程,形成「迫爆口岸」的表象。
然而,面對這組令人咋舌的數字,社會上卻出現了一些悲觀的聲音,將其解讀為「香港經濟災難」「香港人外逃北上」的徵兆。然而,這組數字真的只有這一種解讀的可能性嗎?
事實上,復活節長假向來都是香港上班族外出的黃金時段。翻查資料,即便是在2023年,新冠疫情限制放寬後的首個復活節長假,當時人們對長途旅行仍心存警惕,但長周末首日仍有近五十萬人次離港出遊。再往前追溯,疫情前的2017年及2018年,復活節長周末的首日,亦分別有約七十多萬人離港。與當年相比,如今的香港與內地在交通聯繫上更加緊密,高鐵、港珠澳大橋、香園圍等多個陸路口岸的開通,使得兩地人員往來更為便捷。與其將這種表象視為「香港人外逃北上」,不如將其看作是兩地民眾交流日益頻繁的有力證明。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除了注重「物流」「資金流」的流通外,更將「人流」視為核心要素。香港民眾愈發願意「北上消費」,這不僅反映了內地在服務行業取得的顯著進步,與我們習慣的生活方式愈發接近,更彰顯了兩地民心融合的趨勢。親身體驗勝過千言萬語,越來越多的香港民眾選擇親身到內地走一走、看一看,將內地的發展情況帶回香港,與親朋好友分享,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大灣區人」的身份認同。同時,通過親身體驗,我們也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香港的發展方向,吸取內地的優秀經驗,改進自身的不足之處。
換一個角度看,以往香港民眾於復活節長假期,可能更傾向于選擇日韓、東南亞作為短線旅行目的地。然而,隨着交通的便利化,以及服務行業水準的提升,內地如今成為香港民眾旅遊的新選擇,這也為國家建設內循環注入新動力。
受益於美國加息,港元幣值得以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香港民眾在內地及海外旅行時,能享受到更為優惠的匯率。例如去年日圓貶值時,不少香港民眾便紛紛購入日圓,以便隨時前往日本旅行。最近日圓匯率偏軟,無疑又為香港人前往日本旅行創造了有利的時機。反過來看,港元因美元升息而相對堅挺,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對於外來(包括內地)遊客來說相對減弱,這也是市場規律的自然體現。
香港作為國家內最開放城市、亞洲國際大都會、區內交通樞紐,我們要做與這個身份匹配的事情,而不是築起小園高牆,硬要香港人留港消費。吸引更多國際會議和展覽、搞好盛事之都,將會為我們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復活節周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香港藝術展會(Art Central)再臨香港;下周末(四月初)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再一次上演。這些,都體現了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身份。
香港目前遇到的境況,與疫後全球經濟復常乏力、地緣政治格局等客觀條件,不無關係。我們要認清這些客觀因素,了解自身的相對優勢,作出調節,重整旗鼓。
頂圖:市民於高鐵西九龍站乘高鐵前往內地。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