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潘碧靈專訪三 | 減少對「唯成績論」單一評價標準的追求

潘碧靈專訪三 | 減少對「唯成績論」單一評價標準的追求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4-03-08 10:43:4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正式開幕。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以下簡稱「潘」)就「關於一體化推進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大會提交了提案。香港商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就此提案及大眾廣泛關注的教育話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當前,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加劇了教育的內卷,該如何破解?

    潘:教育內卷是指由於存在教育資源差異化,家長為了使孩子在中考和高考中能考上好的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都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軍備競賽」之中,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近年來,國家採取大力推進「雙減」政策等方式,着力構築了良好的教育生態,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關注到,「雙減」政策在破解教育內卷方面成效還是比較好的。比如,社會教育觀念發生積極轉變。據《中國青年報》調查,70.3%的家長認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育兒理念,66.2%的受訪家長表示要鼓勵、陪伴孩子參加校外體育活動,65.5%的受訪家長表示不再額外給孩子增加課業負擔。再比如,2023年6月底,國家統計局覆蓋全國所有省份,選取義務教育階段的23.6萬名學生、27.2萬名家長、4577名校長和7.9萬名教師,開展了「雙減」問卷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家長、教師、校長對「雙減」滿意度均超八成。同時,國務院「互聯網+督查」等群眾舉報線索每月數量已比最高峰下降90%以上。

    關於如何進一步鞏固深化「雙減」工作成效。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隨着「雙減」政策的深入實施,課堂教學的作用更加凸顯,而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是促進課堂教學減負增效、提升校內課後服務質量的關鍵。要通過組織專業化培訓、搭建教師成長平台、增加交流機會等方式,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讓教師在把握知識的規律性上、把握學生的學情上精準發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效。

    二是進一步優化教育供給。要推行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促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積極發展綜合高中,合理控制普職比例;要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結構,支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人口大省擴大高等教育資源規模,並進一步完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推進高校轉型發展、多元化辦學。

    三是進一步變革教育理念。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增加額外學習時長來提升競爭力的觀念是非理性的,參與校外培訓的「量」並非代表着知識層面「質」的吸收。為此,家長應重塑科學理性的教育觀念,將關注重心向子女全面素質提高、身心健康發展方面轉變,減少對「唯成績論」的單一評價標準的追求,培育以多元標準為原則的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

    四是進一步保障教師權益。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作為學校教育主力軍,面臨着教學負擔加重、工作壓力增加、工作時間延長等變化。要切實減輕教師負擔、提升育人質量,就需要對教師的相關權益提供保障。比如,在課後服務工作方面,可通過招募大學實習生、具有從教資格的志願者等,充實學校師資力量,有效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在激勵機制方面,要科學制定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激勵政策,將課後服務工作情況納入績效考核。(記者 周芷行)

責任編輯:郭昕玥 潘碧靈專訪三 | 減少對「唯成績論」單一評價標準的追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