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 蔡榮星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既就2023年成績作出回顧,同時就2024年國家發展提出主要預期目標。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而當中包括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而配合工作報告中的形勢判斷來看,現時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在持續提升,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在加快壯大,加上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作為以創新和高新科技為重點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而言,實在是如虎添翼。
「新質生產力」成為報告中的其中一個關鍵字。中國未來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這一方面,香港擁有著一定的優勢。近年,特區政府與業界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再工業化等,例如在最近一份財政預算案中,介紹了多項創新和科技發展計劃,包括啟動一個總額為100億港元的新工業化加速計劃。同時,通過搶人才、搶企業的政策,招徠生命及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生物科技、先進製造和新能源技術等領域的企業和人才,提升香港自身的科技產業實力。
近年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任務。為了迎接這一浪科技新浪潮,香港特區政府已為發展人工智能科技產業做好準備,包括數碼港的AI超級計算中心預計今年開始運營,特區政府推出一個總額為30億港元、為期三年的補貼計劃,支持本地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利用該中心的計算能力實現科學突破。這些對於香港的產業更新、創造新質生產力,都有積極的影響。
以創新科技發展核心城市的深圳,加上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的香港,在內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對外有聯通國際的商貿和推廣平台。再加上近年廣州、深圳、香港等灣區城市積極吸納海內外科技企業和專才落戶灣區,以及灣區內各大高校在培育人才方面質量齊升,為大灣區發展提供了高質量多且多元化的人才資源。
一直以來,中央對香港始終都是關心和支持。在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表示繼續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再一次證明,國家是香港最強的後盾,中央對七百多萬香港同胞的關愛,確保長期繁榮穩定的決心,實在是令港人暖在心頭。
在未來國家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發展方向下,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定能盡展優勢,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香港進一步提升科技研產實力,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乘上國家發展的高速列車,必定能重創輝煌,並為國家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