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3日 星期四 -- 天氣
配合賽馬日 6日多地實施特別交通安排14:16「超級星期二」初選 拜登、特朗普各自在黨內擴大領先優勢 14:15去年12月藥劑師註冊考試成績公布14:15中國代表:對美國濫用否決權扼殺安理會共識深表失望14:13加沙停火談判受阻 雙方沒有讓步跡象14:11王毅明早將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14:09今年春運中國鐵路共發送旅客4.84億人次 同比增39%14:05深圳將舉辦打工文學40周年回顧展 現面向社會徵集打工文學見證物13:34 配合賽馬日 6日多地實施特別交通安排14:16 「超級星期二」初選 拜登、特朗普各自在黨內擴大領先優勢 14:15 去年12月藥劑師註冊考試成績公布14:15 中國代表:對美國濫用否決權扼殺安理會共識深表失望14:13 加沙停火談判受阻 雙方沒有讓步跡象14:11 王毅明早將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14:09 今年春運中國鐵路共發送旅客4.84億人次 同比增39%14:05 深圳將舉辦打工文學40周年回顧展 現面向社會徵集打工文學見證物13:34 配合賽馬日 6日多地實施特別交通安排14:16「超級星期二」初選 拜登、特朗普各自在黨內擴大領先優勢 14:15去年12月藥劑師註冊考試成績公布14:15中國代表:對美國濫用否決權扼殺安理會共識深表失望14:13加沙停火談判受阻 雙方沒有讓步跡象14:11王毅明早將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14:09今年春運中國鐵路共發送旅客4.84億人次 同比增39%14:05深圳將舉辦打工文學40周年回顧展 現面向社會徵集打工文學見證物13:34
兩會觀察丨「1200萬人以上」凸顯中國穩就業力度加碼

兩會觀察丨「1200萬人以上」凸顯中國穩就業力度加碼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3-06 13:20:25 來源:中新社

 2024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設定為「1200萬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萬人左右」。從「左右」變為「以上」,凸顯中國穩就業力度加碼。

 中國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而預計今年僅高校畢業生就超過1170萬人。在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的形勢下,完成目標並不容易。

 為了實現就業目標,特別是保障年輕人、高校畢業生就業,政府工作報告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制定了一系列更具針對性的措施。

 其一是抓住「關鍵群體」。

 穩就業,需要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當前,青年就業面臨不少挑戰。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

 迎接規模龐大的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做大「蓄水池」至關重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姚勁波建議,對首次參保人員就業前兩年減半繳納社保,這有利於提升應屆畢業生人群的擇業競爭力,助力解決好他們的就業難問題。

 其二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當前中國經濟在逐步恢復,提供的崗位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在此過程中,畢業生就業最大痛點在於跟用人方需求不匹配。」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孫華芹說,隨着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人才供需結構發生變化,招工難、就業難的問題並存,一些崗位可能消失或減少,而新興崗位則需要更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人才供需存在結構性變化。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5日在吹風會上指出,現在很多行業、很多領域、很多地方,既有有人沒活幹的問題,也有有活沒人幹的問題。比如製造業領域人才缺口有3000萬人,養老護理人員潛在的人才需求1000多萬人,現在供給只有30多萬人。

 人員短缺背後也反映就業潛力。力促勞動力供需匹配,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適應先進製造、現代服務、養老照護等領域人才需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從職業技能培訓方面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就是要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孫華芹建議,完善職業技能培訓政策體系,開展常態化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穩步擴大對不同群體的培訓規模,支持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突出技能人才培訓、急需緊缺人才培訓等。

 吳德進一步指出,高校學科專業設置的精度和深度需要進一步提升,課程、教材、教師、課堂需要深入優化,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就業人才下基層的比例需要進一步提高。(中新社記者 李金磊)

責任編輯:程向明 兩會觀察丨「1200萬人以上」凸顯中國穩就業力度加碼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