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羅湖區清水河街道的深圳工業站·深港文化創藝街正式開街。國內首座三趟快車專題博物館在此落成,這個承載着城市記憶的鐵路工業站很快成為承載深港兩地共同記憶的網紅打卡點。告別過去鳴笛轟隆的時代,如今的深圳工業站·深港創藝文化街已「變身」成為現代都市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承載着深港血濃於水的記憶,也延續着兩地的深情厚誼。
生產於1967年的東風型火車頭,曾是深圳工業站的調車主力機車,是深圳現存最老的火車頭。
「三趟快車」生命線見證惠港歷史
據了解,「三趟快車」是供應香港鮮活冷凍商品快運貨物列車的簡稱。上世紀60年代,香港居民副食品供應匱乏。為保障香港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和指示下,「內地供應港澳鮮活商品三趟快運貨物列車」(簡稱三趟快車)正式開行。
為了保障香港市民的基本生活物資,1962年,原對外貿易部和原鐵道部共同開創編號為751、753和755的「三趟快車」,向香港同胞運輸豬牛羊、凍肉水產、鮮果時蔬等,有力保障了香港同胞生活所需,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更加深了內地與香港的情感聯繫。
從1962年開始,到2010年完成使命退出歷史舞台前,「三趟快車」始終保證鮮活貨物「優質、適量、均衡、應時」供應香港,哪怕是在困難的自然災害時期,內地百姓生活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始終風雨無阻,從未停駛。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每天由內地經深圳運往香港的活禽活畜佔香港市場供應量的99%以上,凍肉水產、瓜果蔬菜等佔一半以上,因此「三趟快車」也被香港同胞親切地稱為「生命線」。
獨特的鐵路景觀吸引市民遊覽拍照。(圖片均來自深圳口岸發布微信公眾號)
生產於1967年的東風型火車頭,曾是深圳工業站的調車主力機車,是深圳現存最老的火車頭。這三趟承載着特殊使命的快車自1962年3月20日開始,每日固定開行,從武漢、鄭州、上海或長沙出發,將鮮活物資經深圳運送至香港。統計數字顯示,上世紀80年代是「三趟快車」的最輝煌時期,那時,通過「三趟快車」運往香港的鮮活冷凍商品,在港澳市場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活畜、活禽佔香港市場份額近90%,被譽為保證港澳供應的生命線。
據廣深鐵路有關人士介紹說,在上世紀80年代,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網並不發達,口岸也偏少;加之當時物質資源並不豐富,因此,供港貨物需要從全國各地抽調,通過鐵路網運至深圳,再轉運香港。這是「三趟快車」輝煌的歷史背景。
隨着深圳工業站·深港文化創藝街項目正式開街,未來這裏不只是綠皮火車的懷舊展場,新街區的故事也即將在這裏上演。這裏也將傾力打造深港友誼名片、深港青年愛國教育基地,成為深圳具有獨特影響力的人文景點特色街區。(記者 蔡易成)
頂圖:深圳工業站改造後,新增了站台等景觀,打造出懷舊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