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023年(第十七屆)動力鋰電池技術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深圳市光明區天安雲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此次論壇主題為「動力電池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共有33場主論壇主題報告和22場青年論壇主題報告。
陳立泉院士、吳鋒院士、崔屹院士、孫世剛院士、張久俊院士、陳忠偉院士等行業產業技術專家學者參會,就動力鋰電池技術及相關產業發展做前研技術報告,以國際化視野前瞻性探討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及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提速深圳向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和世界一流新型儲能產業中心大步邁進。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雪琴,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等與會。
此次論壇由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主辦,由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承辦。該論壇旨在對新形勢下動力鋰電池技術及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解析和探索,為行業實現創新、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交流平台。
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2022年,深圳實現鋰電池產業總產值約6070.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61%;鋰離子蓄電池出口達566.1億元,比2021年增長近七成。今年前三季度,深圳鋰離子蓄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分別出口496.5億、131.1億、22.2億元,增長24.1%、432%和21%,成為外貿經濟新動能。
作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的核心承載區,光明區圍繞全市「20+8」產業布局,加速推進集群高質量發展。新能源是光明區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之一。光明區目前聚集了貝特瑞、欣旺達、智佳能、星源材質、首通新能源等一批鋰電行業龍頭企業,2022年新能源相關產業實現產值1024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500億元。同時,正在打造平方公里級的新能源新型產業社區,與深圳資本集團、深圳能源集團合作推出新能源產業基金,為推動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貢獻光明力量。
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會長陳壽表示,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重大的引擎,產業發展欣欣向榮,2022年產值達6000多億,約為深圳整個工業的1/5。協會先後落實全市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專題培訓覆蓋超5.3萬人,牽頭起草鋰離子電池存儲領域首個地方標準;率全國之首開展鋰電池工程專業職稱評審,解決鋰電池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晉升通道的難題;推進產教融合,聯合深職大及5家上市企業成立深圳首個鋰電產業學院,並與匈牙利等國家探索共拓職業教育成才新通道。此外,在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導下,成立新能源電池行業「訴源治理非訴解紛中心」,並積極協助海關推進便捷檢驗等工作,為企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助力電池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高端化發展。
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雪琴在致辭中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同比去年增速有所放緩,行業正在經歷過熱以後的周期性滯脹階段,機遇與挑戰並存。此時更加需要大家攜手強鏈,立足企業的經營本質,共同提升核心能力。
據介紹,2022年,深圳出台「20+8」產業集群政策,目標到2025年,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2023年2月,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深圳市支持電化學儲能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4月發布支持虛擬電廠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徵求意見稿。各區亦正加快政策出台,6月13日,廣東深圳福田區印發《深圳市福田區支持雙碳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此外,還明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搶抓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風口。
今年6月15日,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和儲能產業園項目在龍崗區開工建設,達產後將新增儲能系統產能20GWh,研發人員超1萬人,項目擬投資20億元,預計全面建成投產後年產值約200億元。6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記者 黃鳳鳴)
頂圖: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