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深圳市召開。據了解,本屆論壇延續「開放·信任·合作」主題,首次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以「科技賦能發展、共謀灣區未來」為年度主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主任夏澤翰,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穆斯塔法·謝胡,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白春禮,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軍出席開幕式,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主持開幕式。
深圳加快建設全球科創中心
萬鋼在致辭中指出,和平與發展承載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人類社會永恆主題。面向未來,世界各國更需要加強科技開放合作,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共同應對時代挑戰。呼籲全球科技界要互學互鑒,共商前沿科技新議題;相輔相成,構建科技治理新模式;共建共享,營造開放合作新生態。堅持開放共贏,深化務實合作,深入交流、凝聚共識,激發科創力量,共創未來圖景。
孟凡利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大家對深圳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深圳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誠邀大家來到深圳、融入深圳,我們將為廣大科學家和各類人才提供最大支持,營造最好生態,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諾獎得主籲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
在主旨論壇上,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以「全球化,創新和貿易(Glob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trade)」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全球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的複雜性、系統性、協同性顯著增強,國際合作正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必選項」,全球科技界需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實現共享、共贏和可持續的科技創新發展。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蘇德霍夫報告的題目是:全球神經科學轉化計劃:跨國互動如何促進藥物開發(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initiatives worldwide: How trans-national interactions promote drug development)。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首任主席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圍繞全球創新、「一帶一路」科技合作、藥物開發和能源綠色轉型等話題分享精彩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主持主旨報告。
高端對話環節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深圳自由電子激光項目負責人楊學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學中心主任趙振堂,中國科學院院士、合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封東來,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榮譽教授加古永治等知名大科學裝置負責人圍繞「大科學設施建設與國際科技合作」,進行了精彩的思想碰撞與對話交流。論壇還發布了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粵港澳大灣區十大未來產業方向。
據了解,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並得到國際科學理事會、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10餘家國際和國別組織的大力支持。論壇將持續至11月26日,設置世界數字經濟論壇、智能製造與創新發展論壇、生物醫藥與生命健康發展論壇等11場平行論壇,來自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數字經濟、綠色創新、智能製造、大科學裝置國際合作等議題,深入討論交流,共話科技文明,共謀未來發展。(記者 蔡易成)
圖為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記者蔡易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