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新聞辦和廣東省政府新聞辦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集中採訪活動」 6日在廣州拉開帷幕。當日上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向採訪團介紹了大灣區建設所取得的成果,廣州、深圳、珠海有關負責人分別向採訪團介紹了南沙、前海、河套、橫琴等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設進展和成果。
大灣區創造全國百分之十一的經濟總量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高度互聯的交通網絡、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日益完善的創新生態、健全完備的產業體系,正在成為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廣東省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祝永輝介紹說,2022年,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5%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1%的經濟總量。他表示,未來,廣東將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和澳門「1+4」多元化發展策略,攜手港澳縱深推進新階段大灣區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進展,加快把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座談會現場
港澳車北上已超過100萬輛次
祝永輝提到,大灣區在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往來更加快捷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南沙大橋、贛深高鐵、廣汕高鐵等一大批大灣區重要交通項目開通運營,深中通道正加快建設。此外,「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今年以來,北上港澳單牌車已經超100萬輛次。
祝永輝提供的數據顯示,大灣區的科技和產業高地正加快建設,廣東正加快打造大灣區5G、集成電路、納米、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創新高地,大力推進10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擁有獨角獸企業達63家,佔全國的1/5,總價值約2萬億元。
深圳聚焦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
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莫鵬在介紹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情況時表示,近年來,深圳堅持把大灣區建設工作擺在重中之重,聚焦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一是着力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二是着力推動經濟縱深拓展,持續增強輻射帶動功能;三是着力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發揮門戶樞紐作用;四是着力推動重大平台建設,示範引領粵港深度合作;五是着力推動全方位互聯互通,加快打造優質生活圈。
在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方面,莫鵬提到,深圳全面落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率先構建國際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正式啟動「科匯通」試點,累計引進香港5所知名高校設立10個創新研發平台,建成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落地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2個、世界五百強研發中心5家、獨角獸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5家,匯聚海內外院士12名、科研人員3000餘名。
在打造優質生活圈方面,莫鵬表示,港澳居民在深發展更加便利,實施全省首個境外職業資格便利執業認可清單,21類912人次專業人士經備案(登記)在前海執業,7家市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項目數量達1582個,全市港資醫療機構12家、佔全省四成,累計4家醫院獲准使用「港澳藥械通」、3家醫療機構合作開展就醫費用跨境結算,在深參保登記港澳企業超5000家,在深參加工傷、失業、養老保險三險港澳人員超10萬人次。(記者朱輝豪、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