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Karena)腦膜炎是兒童中樞神經感染中最常見的疾病,腦膜炎初期的症狀很普通,如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讓人誤以為只是感冒。但腦膜炎病情可以於數日內惡化,因此當父母發現幼童反覆出現哭鬧、發燒等症狀時不可忽視,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將為讀者講解更多兒童腦膜炎資訊。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指出,全球腦膜炎病例已超過250萬,並有23萬人死於腦膜炎。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表示:「腦膜炎是指包圍大腦及脊髓組織的腦脊膜發炎,一般是受到感染所致。腦膜炎分為病毒性和細菌性,較為常見導致腦膜炎的細菌包括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及B型鏈球菌;而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腸病毒、日本腦炎、泡疹病毒。香港並不屬於腦膜炎高風險地區,根據世衛組織顯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屬於高風險地區。」
病毒性和細菌性腦膜炎可以經由接觸及飛沫傳染。
常見徵狀
幼童及小童一旦感染腦膜炎,有可能於短時間內急促惡化,林醫生指出:「腦膜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包括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及紅疹等,與普通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相似,之後可能出現頭痛、嘔吐、嗜睡、頸部僵硬或抽搐,甚至休克。如幼兒發高燒而且出現紅疹或嘔吐、食慾不振、嗜睡等徵狀,必須盡快求醫,如果有抽搐症狀更必須立即前往急症室。小童腦膜炎和成人感染腦膜炎症狀大致相同,但因為幼兒病情容易急速惡化,而且又未能表達清晰,所以很容易錯失及早治療的先機。」
家長應以1:9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家居和玩具,預防腦膜炎。
診斷及醫治
若有疑似症狀,醫生會安排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檢查,確定是否受到腦膜炎感染。林醫生表示:「腰椎穿刺屬於入侵性檢查程序,有機會出現的併發症如流血、頭痛、感染腦壓驟降導致腦疝,然而這些風險並不常見。腦膜炎的治療分為支援治療及針對治療。支援治療包括穩定患者的血壓、呼吸、血氧、心跳及其他維生指標;針對治療一般針對導致感染的細菌或病毒,如細菌性腦膜炎治療可使用抗生素,而對於病毒性腦膜炎,大部分抗病毒藥的治療效果未如理想,需要患者隨時間自行康復。如及早醫治,部分個案可於兩至三星期的治療後完全康復,然而大部分患者有機會出現併發症,如視力、聽力及智力有機會因腦膜炎感染而受損。」
為兒童接種疫苗是預防腦膜炎的重要方法。
預防方法
預防腦膜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林醫生表示:「保持雙手清潔、勤洗手、定期清潔家居和玩具,避免受到感染。衛生署的疫苗接種計劃已包括肺炎鏈球菌疫苗,家長可考慮為幼兒額外注射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及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減低受感染之後造成嚴重併發症的機會。」腦膜炎感染後惡化速度快,家長在兒童出現反覆發燒、頭痛時應提高警覺,尋找醫生及早醫治,同時亦應接種安全有效的疫苗,及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