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世紀暴雨得人驚 爭分奪秒紓民困

【港事講場】世紀暴雨得人驚 爭分奪秒紓民困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09-11 09:52:5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楊莉珊

颱風「海葵」餘威為本港帶來百年一遇大暴雨,黑雨警告歷時逾16小時,天文台總部一日內錄得的雨量相當於全年四分之一。連場大雨下,四處水浸、交通癱瘓,政府首次發出「極端情況」警示,由8日清晨維持至午夜12時結束。

天文台7日晚上11時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特首李家超凌晨1時許於facebook發帖稱多個部門正應對全港多區嚴重水浸;8日中午12時許,他再發帖稱各部門「徹夜全力採取應對行動」,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下午2時半率各部門召開記者會,交代暴雨情況。

港府應對暴雨措施得宜

特首李家超8日中午先到慈雲山(南區)社區中心探望受暴雨影響的市民,之後再到筲箕灣耀東邨視察山泥傾瀉情況。李家超8日赴筲箕灣視察山泥傾瀉後,被問到為何昨午才有問責官員開記者會交代事件、他為何沒現身,特首稱今次需處理的事情「每一刻都在變化,而且情況在加劇」,政府首要任務是確保事件處理是否足夠,包括調配足夠人手、裝備,又稱水浸時如非真正處理事件的官員出現在某些現場,對相關工作無幫助,當認為情況受控後已立即出來向市民交代,強調工作統籌無停過。

平心而論,特區政府處理這次百年一遇的暴雨行動有三方面:第一是預警;第二是應對;第三是善後。在預警方面,在現有的科技能力限制下,暴雨預測比颱風預測困難得多。從政府的防洪角度來講,這次未能做到足夠時間的預警。特首相信縱然預測暴雨方面有科技能力方面的限制,但在發放資訊、更加做好預警方面,應該檢視一下,包括發放預警時,應該多從提高安全系數,或令市民在準備方面更加掌握信息,希望將來在發放資訊方面會有更多資料,令市民掌握得更好。

至於在應對這次暴雨方面,自從天文台發布了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後,所有政府有關部門都立即到位,而且不斷部署新的工作。每個時刻,整個政府都全力將焦點放在調配人手和作出部署方面,各部門堅守崗位、全力以赴,不同部門及機構包括天文台、紀律部隊、渠務署、運輸署、民政總署、公共服務機構及機場等政府及公共機構的人員,在風暴之下緊守崗位、繼續執勤,為社會提供緊急服務並迅速開展善後。政府各部門人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地區團體,包括鄉議局、關愛隊等在黑色暴雨下處理各種情況。

在善後工作方面,除了要處理倒塌的山泥和水浸事件外,更要檢查道路安全、路面結構等,確保可以盡快回復正常。李家超已指示所有政府部門必須爭分奪秒,集中火力進行善後工作,盡快搶修受影響路面及社區設施等,務求讓市面能盡快回復正常運作。

政府於8日清晨5時宣布本港出現極端情況,勞工處其後提醒僱主除必要人員外,不應要求僱員上班,惟部分打工仔仍須冒雨返工,認為當局指引不清晰,應直接宣布全港停工。今次是香港首次進入極端情況,相信社會在理解信息方面需要熟習。

有必要加強排洪能力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則解釋,當局不能「一刀切」說所有市民都停工,因每個行業及工種的情況不一樣,例如安老院和醫院的工作人員,在8號風球亦要上班,極端情況下也如是,這些安排並非新事,以往8號風球下,長久以來行之有效。

世紀暴雨揭露香港渠務系統不足,主要市區排洪設施是以200年一遇的雨量作標準,7日晚暴雨期間的雨量已超出設計容量。本港渠務系統無法應對500年一遇的雨量,意味隨着極端天氣越趨頻繁,本港難免再面臨嚴重水災,有必要加強排洪能力。

責任編輯:林鏗泓 【港事講場】世紀暴雨得人驚 爭分奪秒紓民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