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支持,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上海中國畫院與何香凝美術館聯合主辦的「風從海上來——19世紀以來的海派繪畫特展」20日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展出110件套、約200件「海派」精品,涵蓋人物、山水、花鳥等類型。展覽分為雅尚隨俗、璞玉渾金、但開風氣三大單元,盡顯百年海上風華。作為何香凝美術館地域文化研究系列專題展,此次展覽獲得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及上海中國畫院的大力支持,四家機構合共借出110件套珍貴的「海派」精品,包括虛谷、趙之謙、蒲華、任熊、任薰、任伯年、任預、吳昌碩、張大千、吳湖帆等大師的人物、山水、花鳥作品。
在開幕式上,何香凝美術館館長蔡顯良表示,本次展覽是何香凝美術館地域文化研究系列專題展的第四個展覽。自2020年起,何香凝美術館每年舉辦一場重量級傳統書畫藝術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館際間藏品資源互借,更大範圍地實現藏品活化和文化惠民。作為深圳文化事業的一分子,何香凝美術館將在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下,繼續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不斷豐富市民藝術生活,助力深圳在文藝領域展現更大的作為。
聯合主辦方代表、南京博物院東方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楚小慶表示,海派繪畫的崛起,掀開了近代中國美術史的全新篇章,它掙脫傳統文人畫的桎梏,打破中國繪畫保守衰微的困境,呈現出承古開新的創造精神和通俗化、市民化、職業化等特點,生動展示了藝術家求新求變不停探索的歷程,並以豐富綺麗、雅俗共賞,充滿個性化的筆墨語言推動着中國畫的發展進程,影響深遠。這次展覽學術性強、業界影響大,呼應了館院合作的發展戰略,也促進了學術界的交流互動。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表示,何香凝美術館近年來舉辦的一系列地域藝術史研究專題展,很好地展示了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為大灣區民眾提供了難得的古典文化品鑑會。「海上畫派」專題展再次將江南的微風吹到嶺南,海派畫家富有活力又開拓創新,與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氣質不謀而合。相信眾多承載文化、承載文心的傳統書畫精品的呈現,一定能讓粵港澳大灣區的民眾感受到「海派」的時代風姿,領悟到傳承與創新、學古不泥古的文藝精神。
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美協理事、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梁宇表示,何香凝美術館近年來舉辦的地域文化研究系列專題展,已成為大灣區的重要學術品牌展覽,使我們更深層次地領略、感知和讀懂這些重要的畫派。本次展覽闡述百年海上畫史,將傳統文化精粹持續打造高水準的學術展覽以饗公眾,不僅豐富了大灣區民眾的文化藝術生活,激發對於傳統文化藝術的熱誠,更是「讓文物活了起來」,有效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何香凝美術館已經成為深圳市民學習和欣賞傳統文化作品的重要場所,是深圳藝術生態和文化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何香凝美術館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方面躍上新台階,為繁榮發展深圳美術事業,為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圳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韓望喜宣布展覽開幕。展覽策展人之一、何香凝美術館典藏研究部副主任易東華為觀眾進行了專業導覽。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0月22日,期間將舉辦一系列講座、工作坊及其他公共藝術活動。(記者 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