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下灣漁民38年後再臨迫遷

下灣漁民38年後再臨迫遷

責任編輯:楊眉 2023-06-16 09:03:11 來源:香港商报

 38年前,一批在落馬洲經營魚塘的漁民,因政府要興建落馬洲口岸設施及相關道路而遷離,家園被清拆,部分人選擇上樓,一些人仍愛村落的聚居模式,結果在落馬洲地區找到地方,可以租地建屋,這條村落就是下灣漁民新村。當時他們想可以安居了,因為租地是祖堂地,不會賣出發展,然而去年傳來不幸消息,業主要收回土地,21戶村民面臨滅村,現正倉皇覓去處,希望業主能給多些時間,讓他們妥善安排搬遷。此外,村民將一生積蓄投放住屋建設,期望有合理補償。

IMG_5024.JPG

 法會議員張欣宇(右)聆聽下灣村村長郭海賢(右二)及一眾村民對搬遷的意見。記者 鄭玉君攝

 下灣漁民新村村民表示,去年9月收到業主信件,稱業主年底收回土地,着村民盡快遷出。村民求助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經張與業主兩度溝通後,村民暫可安居。張欣宇早前到村裏,了解居民在搬遷上的各種問題,他說,下灣漁民新村的搬遷事件有特別背景,並非簡單的租務糾紛,他將聯同村民與業主商討實際搬遷情況。

下灣漁民新村1.jpg

 下灣漁民新村位置示意圖

 80年代建口岸 家園曾被清拆

 下灣村村長郭海賢表示,漁民新村有住戶21戶,他們已是二度被迫遷,原來早在30多年前,經歷失去家園之痛。上世紀80年代中因建設新口岸皇崗,香港落馬洲下灣一帶要進行相應的落馬洲口岸建設,大量魚塘地要收回,受影響漁民有些入住公屋或自行找屋,部分即該21戶選擇過回鄉村生活,最終在落馬洲瞭望台附近找到地方,該片土地為祖堂地,大家租地建屋,村落名為下灣漁民新村。

 71歲的何伙仔是當年搬遷戶之一。他說父親早年由深圳漁農村來到下灣做基圍跟住做魚塘,他在本地出生。1985年因建口岸家園被清拆,幾百畝魚塘地被收回,當年搬到下灣漁民新村時未想到日後不能安居,「無條件清拆㗎,搬來呢度時,政府托塔都應承,我哋驚第日畀人趕走,政府話唔會,祖堂地,唔賣得,但依家就放寬,不理村民生死,業主突然收地,係咪要安置,唔通瞓街? 所以係政府錯,要幫手搞番掂。」

IMG_5021.JPG

 周女士(右)指父親(右三)已90多歲,不容易適應新環境,應減少搬遷次數,希望不用中轉就可上樓。

 2021年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將香港北部建設為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同時亦宣布修訂《新界條例》,降低祖堂地出售門檻,從而騰出更多土地作發展之用,有關立法建議條例草案暫時仍未向立法會提交,但發展建議連同修例問題已在市場上引起波瀾。

 郭海賢指出,政府做這個「局」出來,令到有些人去收地,搵快錢,村民一向相安無事,現在卻出現這些矛盾。他透露曾透過中間人接觸業主,對方稱一定要收回土地,並以法律解決搬遷問題,未明言收回後的用途,但就表明不會賣地給村民。

IMG_5039.JPG

 村口供奉土地,有村民每年都參與下灣土地誕,若搬離後不知情況如何。

 老村民感不安徹夜難眠

 婚後搬入村中生活10多年的李惠樑說,很多村民都有親戚關係,鄰里關係好,民風亦純樸,村落和諧,基本上都不想遷離,而現時百多名村民中,中老年人佔最多,如他的外父外母,都已70歲,得知要搬後心裏不安,「外母瞓唔着,半夜12點幾,『黑鼆鼆』坐喺度『發吽竇』,這情況都出現了一星期。」他認為政府在事件上有附帶責任,因此在村民安置上應給予上樓(公屋)酌情處理。周女士也說,父親已90多歲,往新地方住很難適應,若住完過渡性房屋再搬上公屋,會有好大心理壓力,因此最好做到不須中轉快些上樓。

 另外,李惠樑表示,經統計,有11戶已申請公屋,另有10戶想申請或已申請過渡性房屋,家家戶戶在遷離時間上很不同,但期望業主會給村民多些時間處理。(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頂圖:有38年歷史的下灣漁民新村,因被收地面臨滅村。

責任編輯:楊眉 下灣漁民38年後再臨迫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