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中华大地

徽派盆景發源地 皖歙縣「一枝梅」綻放「滿園春」

2024-01-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新年伊始,走進安徽黃山市歙縣賣花漁村,漫山滿園、山窪溪旁、房前屋後……漫山滿園的梅樹含苞待放,高低錯落的盆景裝點着整個村莊,全村都在花木里,都在盆景中,如同一幅水墨田園畫。漫步村中,不時路遇肩挑車推着樹樁的村民;隨意走進一戶庭院,總會看到在家中加工、製作盆景的鄉村藝人;旅遊觀光、攝影採風、參觀考察的團隊絡繹不絕。

    賣花漁村位於歙縣新安江上游,群山環繞,是一個「只賣花不打漁」的千年古村,因其地形似魚狀、村人以賣花為業而得名,是徽派盆景的發源地。一缽缽盆景就是一個個綠色銀行,見證着村子的美麗嬗變,世代居住於此的村民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者。

微信图片_20240108132609.jpg

    從賣盆景到賣風景

    一枝梅帶動鄉村游,一盆景帶富一方人。

    賣花漁村堅持以花為媒、以花促旅,加大宣傳造勢,連續舉辦11屆「梅花節」,在活動期間開展攝影比賽,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感和參與度,賣花漁村從「藏在深閨」走進大眾視野並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鄉村旅遊日益紅火,村民們也逐漸形成自己的銷售渠道。

    家家擁有盆景園,戶戶都有盆景藝人,村民通過種花、賣花,戶均收入逐年攀升。從賣盆景到賣風景,遊人多了,基礎設施必須跟上。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庭院經濟」,先後爭取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打造賣花漁村水口,新建生產便道、自來水工程、電商大樓、洪嶺旅遊古道、進村循環道、停車場等項目。

    「爺爺種花孫兒賣。」是賣花漁村的一句民謠。一株用來製作盆景的花木,需歷經十多年甚至幾十年製作加工才能長成做盆景的基樁。

    2008年,「賣花漁村盆景技藝」被國家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賣花漁村已擁有徽派盆景技藝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1人,市級 12人,縣級21人。

    美麗的庭院經濟吸引了外出務工年輕人回歸投入家鄉盆景事業,全村現有35 歲以下徽派盆景製作從業人員達60餘人。線下製作,雙線銷售。

    全村現有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點1家、經營網店40餘個,有50余戶村民通過自媒體直播帶貨和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設網店,打造直播現場平台,進行線上銷售,年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微信图片_20240108132616.jpg

    聚力打造徽派盆景小鎮

    世間之美,往往不在繁華之地,而在山水自然之間。賣花漁村以「一枝梅花撬動了美麗經濟」。如今,這個古老的村莊,緊緊圍繞2A級景區創建標準,家家戶戶精心打造「美麗庭院」,全村發展「美麗經濟」,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村230餘戶640多人口,90%以上念起「花經」,建起了13家民宿。

    2023年,盆景年銷售額超2500萬元,外來遊客超16萬人次,旅遊收入超6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4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200萬元。賣花漁村已成為皖南遠近聞名的生態富裕村,走上了一條「產業+庭院+興旅+強村+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

    「下一步,將聚力打造賣花漁村徽派盆景小鎮,聚焦盆景種植、培育和成品展示,延伸區輻射至其他鄉村,創建集中展示中國徽派盆景文化魅力和活力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讓『一枝梅』持續綻放『滿園春』。」展望一路繁花的未來,雄村鎮黨委書記高毅滿懷信心。(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方傳波)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