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皇冠上的明珠,俄羅斯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則是俄國當代藝術的國寶級佳作。12月7-9日,這部穩坐俄羅斯音樂劇「票房神話」的作品將登陸廣州,拉開廣州大劇院2024新年演出季的序幕。
俄文學「皇冠上的明珠」
有人認為,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以莎士比亞為代表的十七世紀英語文學和十九世紀的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是整個世界文學史上的三大高峰。而列夫·托爾斯泰無疑是十九世紀的俄國文學高峰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美國作家納博科夫稱讚列夫·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的太陽」。曾經,歐洲人認為俄國人不會寫真正的歐洲小說,不會寫家庭小說,不會寫愛情小說,不會寫悲劇小說。在托爾斯泰寫出《安娜·卡列尼娜》以後五年內,這個作品已被翻譯成西方主要語言了,整個西方作家一片沉默,與托爾斯泰同時代的歐洲作家都對他五體投地。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托爾斯泰的長篇三部曲,在這三部小說中,《安娜·卡列尼娜》是居中的一部,而且這個時期是他寫作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被廣泛認為是他最好的一部。從這個意義來說,《安娜·卡列尼娜》絕對是頂峰上的頂峰,皇冠上的明珠。
延續俄式美學 創造俄語音樂劇票房神話
在音樂劇領域,俄羅斯無疑比歐美晚入局,但俄羅斯人在音樂、舞蹈上的造詣使他們的音樂劇製作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近年來大有大有後起之秀的感覺,誕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音樂劇的作品。145年前,當列夫·托爾斯泰將《安娜·卡列尼娜》付梓出版時,他肯定沒有想到這部生活百科一般的著作,會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跨越時空,在銀幕和舞台間讓人們如痴如醉。
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壯觀、驚心動魄、情感豐富,且使用了多種高科技創作而成的作品,捕捉了列夫·托爾斯泰偉大小說中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深度。音樂劇中的人物在壓倒性的、有爭議的情感中掙扎——愛與背叛、激情與責任、希望與絕望。儘管故事發生已經過去了近一個半世紀,但展現在觀眾面前的事件仍以其永恆的品質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自登上舞台以來,該作品一直備受稱讚。這部作品 2016 年獲得了俄羅斯「最佳音樂劇」類別中的「本季熱門」、「觀眾之星」等獎項,還曾被Ticketland.ru 票務公司評為年度最受歡迎的演出。這部作品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是俄羅斯史上第一部獲得授權,在海外復刻製作的音樂劇。2018年,這部音樂劇被拍成高清影像並在全球放映,這在俄羅斯音樂劇史上也是非比尋常的:一部俄羅斯原創的舞台作品首次被放映。
頂級主創強強聯手 完美還原19世紀俄國生活百態
對於大部頭名著改編成音樂劇,難點之一是兼顧敘事和抒情,而《安娜·卡列尼娜》則很好的做到了二者的平衡,編劇的功力可見一斑。《安娜·卡列尼娜》的劇本由俄羅斯著名詩人、劇作家尤利·金創作,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基督山伯爵》和《奧爾洛夫伯爵》都出自他之手;音樂由羅曼·伊格納季耶夫創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與莫斯科輕歌劇院的第三次合作;導演阿麗娜·切維克在音樂劇和輕歌劇領域取得了多年的成功;這部音樂劇的編舞是伊琳娜·科爾涅耶娃,她是一位舞蹈領域涉足廣泛的芭蕾舞大師;佈景和燈光設計由聖彼得堡劇院設計師維亞切斯拉夫·奧庫涅夫和格列勃·費里施金斯基提供,他們因與世界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大都會歌劇院以及馬林斯基劇院和莫斯科大劇院的合作而聞名;化妝和髮型由曾與全球頂級美容雜誌和時裝秀合作的化妝和髮型師安德烈·德雷金設計。
音樂劇以著名的火車場景啟幕,通過朋克風的鋼架和火車頭貫穿全場,在充盈燈光和音樂中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多媒體謎題」,更在結局前,為觀眾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觀和戲劇性的高潮。花樣「滑冰」、現代舞、芭蕾舞、宮廷舞以及俄羅斯民族舞蹈,更有縱貫古典、流行和搖滾的40餘首唱段,這一切都註定會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盛宴,用炙熱而充滿張力的音樂劇語言探討着愛情與死亡、自由與命運的哲學命題,引發觀眾的普遍共情。九個移動屏幕、重達數噸的金屬結構和幾百個照明裝置在舞台上組合在一起,打造出真實的場景,從19世紀的歌劇院到溜冰場、豪華的宮殿到夏季的鄉村,讓觀眾身臨其境。(記者 賴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