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宣布追加投資約10億歐元在合肥建立新公司、安徽合力新能源智能工業車輛產業園建設項目正式拉開大幕、海爾攜手合肥全面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而立之年的合肥經開區好消息不斷,「二次騰飛」風頭正勁。作為安徽工業製造第一區,合肥經開區前瞻布局「科創+產業」,開啟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來自創新和產業的加持
今年4月,大眾汽車集團在上海國際汽車展上宣布,將斥資約10億歐元,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和研發、創新與採購中心,新公司「100%TechCo」將落戶合肥。該公司將於2024年年初投入運營,未來將擁有超過2000名採購及研發領域的員工。
是什麼讓大眾汽車集團如此堅決地再次布局合肥?大眾安徽行政總裁葛皖鏑曾解釋,選擇合肥踐行大眾全球電動化願景,是看到了18個月建成全球領先MEB工廠的「安徽速度」,更是世界一流生產設備和基礎設施快速集聚給大眾帶來的信心。
傳統產業有了科技創新的加持,在合肥經開區煥發新活力。而新布局的產業,如今也已開始生根發芽。
作為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四大平台之一的合肥大健康研究院,不斷招引全球生物醫藥領域高端人才,發布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
在合肥空港區域,新橋集成電路科技園同樣引人矚目。5平方公里內,集聚了長鑫存儲等一批產業鏈企業。目前,該區已集聚72家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基本形成完整產業鏈,2022年實現產值137億元,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實現產值超1400億元。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裝備一體化的世界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初具規模。
在上述三大戰新產業領域,合肥經開區都起了先手,並經過幾年持續培育,形成產業合力,引領行業創新,贏得全球矚目。
前瞻規劃走在安徽前列
20多年前,海爾落地合肥經開區。如今,海爾智能製造工業園已成為智能家電的標杆工廠。年初,全球燈塔網絡發布第10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合肥海爾卡奧斯智控互聯工廠成功入選,為國內智能控制器行業首座「燈塔」。此外,合肥經開區還有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均成功入選全球「燈塔工廠」名單。
這些都是合肥經開區以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抓手,持續聚焦「工業互聯、智改數轉」,加速數碼化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從傳統製造大區一路走來,合肥經開區在關鍵時刻對發展格局的前瞻性規劃,引領着區域創新發展格局。在安徽,無論是對轄區規上企業實施綜合發展質量評價,還是提出「科創+產業」發展路徑,亦或率先提出實施「畝均效益論英雄」的發展導向,合肥經開區一次次走在安徽改革發展的前列,取得一系列創新發展成果。
南北雙城,發展雙輪。合肥經開區立足30年改革開放發展基礎,近年來通過一系列規劃、布局,打造南優北拓的雙城發展格局,將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等先進理念融入產業培育中,打造實實在在的戰新產業集群。
「從產業發展的三個階段看,現在和今後的主題是戰新培育、產業集群」,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露說,目前該區已形成」3+6」產業體系(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三大戰新產業+智能家電、高端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智能終端、快速消費品、公共安全六大主導產業),開創和引領着新的發展階段。
持續為科創提供優質土壤
科創為魂,合肥經開區在產業提升的同時,也持續為科創提供優質土壤。4月6日,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第三屆管理委員會會議在合肥經開區南艷湖旁的科創基地里召開。在與合肥市簽約共建近10年時,城市生命線系統正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保障,也作為「清華方案·合肥模式」向全國推廣。
像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這樣的科研基地,在合肥經開區還有不少,瞄準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根據規劃,該區以「明珠廣場片區」為核心、「翡翠湖」「南艷湖」為節點、繁華大道和錦繡大道為廊道,布局創新空間構建「兩湖科創圈」。
合肥經開區還投資重金建設21個科技園區,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吸引集聚了超過2000家高潛力科技創新企業,2022年產值已超千億。而與大院大所的合作,則催生出天港自主研發首款新藥獲美國FDA默示許可開展臨床試驗這樣的豐碩成果;盟維新能源自動化鋰金屬電池製造專用產線是中國乃至全球首創……
截至目前,合肥經開區擁有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150家,高新技術企業740家,同比增速均超60%;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13家。萬朗磁塑等5家企業獲批省科技重大專項,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4家。(李長龍 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