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疊翠,茶園青青,採茶人指尖飛舞,構成了一幅動靜兩相宜的春日採茶圖。近日,「保靖黃金茶第一采」活動在保靖縣呂洞山鎮黃金村舉行,包括劉仲華院士在內的專家和媒體記者,一起在現場見證了這場春日盛事。
保靖縣位於武陵山脈中段、湘西自治州中部,是全國重點產茶縣。近年來,該縣立足「文化賦魂、科技賦能、產業融合」的發展大格局,狠抓茶葉品質提升,不斷凸顯種質資源培育優良品種的經濟價值,黃金茶產業越做越紅火。
保靖黃金茶原產地位於北緯30度這一種茶的黃金緯度帶,是武陵山區中心。武陵山區是中國綠茶的兩個「金三角」之一。保靖黃金茶綠茶茶葉品質優異,具有「四高四絕」的特色。「四高」是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葉綠素含量高。「四絕」是「香、綠、爽、醇」。
保靖黃金茶起源於保靖縣呂洞山鎮黃金村。資料顯示,保靖黃金茶源自「一兩黃金一兩茶」的典故。《明世宗嘉靖實錄》記載,明嘉靖十八年(1539)農曆四月,湖廣貴都御史陸傑,自保靖宣慰使司(今遷陵鎮)取道往鎮溪(今吉首市)巡視兵防。途經保靖轄區的魯旗(今保靖縣葫蘆鎮)深山溝壑密林中,一行百餘人,多染瘴氣,行至冷寨河苗寨(今呂洞山鎮黃金村)已不能行走。當地苗族老阿婆摘采自家門前的百年老樹茶葉沏湯贈與這些文武官員服用,半個時辰後,瘴氣立愈。陸傑十分高興,當場賜謝老阿婆黃金一兩,還將此茶列為貢品,歲貢皇朝帝君。此後,該茶就有「一兩黃金一兩茶」之美譽,此苗寨也因茶改名為黃金村。
至今,黃金村內共保存有龍頸坳等七片古茶園,明清以來的古茶樹2057株。
漫步龍頸坳古茶園游步道,一顆417歲的古茶樹王映入眼帘。家住在「茶樹王」旁的黃金村村民石元貴,祖輩都以種茶為生。他說,從他記事起,每年採茶季節一到,古茶樹園都會舉行祭茶儀式,平常也總有遊客過來看這顆古茶樹,鬧熱得很。
黃金村黨總支書記、保靖黃金茶產業帶頭人石英超介紹說,作為保靖黃金茶的核心產區,家家戶戶都在搞產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金字招牌越來越響亮。這幾年,縣裏開展保靖黃金茶特色小鎮建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茶旅融合進一步拓寬了老百姓的增收渠道。
在黃金村,村民通過種植黃金茶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黃金村村民戴林明,這幾年種植保靖黃金茶8號茶,價格賣到了12000元一公斤,自己還開起了茶旅酒店。
2014年之前,黃金村一半的人都在外打工。茶產業發展之後,回村種茶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呂洞山下不僅茶香四溢,人氣也更旺盛了。2019年,黃金村(綠茶)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2022年該村生產保靖黃金茶23.2萬斤干茶,產值達1.39億元。
記者獲悉,近年來,保靖黃金茶啟動了種質基因庫建設、掛牌成立了湖南省農科院保靖黃金茶產業研究院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出台了湖南省首部古茶樹資源保護法規、推廣使用了茶葉賦碼溯源平台。此外,該縣林茵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近年成功辦理保靖黃金茶茶葉出口基地,依託出口基地,保靖黃金茶正努力開拓海外市場。系列舉措進一步促進了保靖黃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今,保靖黃金茶產業發展已步入「黃金時期」。
保靖縣茶葉辦公室副主任石容介紹,2022年,保靖黃金茶種植面積15萬畝,其中有近6萬畝有機茶園,茶葉企業、專業合作社共計278家,茶農8.5萬餘人,綜合產值達到21.36億元。(何雯 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