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是我國儲量稀少但國外蘊藏豐富的天然有機礦產資源,是工廠化農業和耕地質量提升不可缺少的高效綠色投入品。10月9日,首趟1200噸中歐泥炭班列進甘肅接車儀式在蘭州中川北站舉行,中央在甘以及省內主流新聞媒體應邀參加接車儀式,並參加「喜迎二十大 隴原新作為」首趟中歐泥炭班列入甘全媒體項目推介會。
入園儀式
據了解,此次班列由專業從事泥炭跨境供應鏈引進、推廣及泥炭資源綜合研發與產品生產、市場營銷的企業天賑裕民(蘭州)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東歐地區向甘肅引進的十萬噸泥炭。董事長趙斌在入園儀式上致辭說,我們將抓住世界泥炭市場東移的歷史機遇和國內加大農業科技創新、耕地質量提升對泥炭的重大需求,對外與資源供應國開展全產業鏈、高水平、深層次合作,推動甘肅省與資源生產國泥炭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並不斷提升進口泥炭加工工藝水平,為甘肅省現代工廠化農業發展和土地質量提升服務。
項目推介會
在推介會上,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泥炭工業分會、國際泥炭學會中國分會秘書長孟憲民教授通過現場連線,就泥炭產業市場的發展前景、國際國內泥炭應用領域、以及泥炭對農業土地改良的意義等問題,與現場媒體進行交流。對於未來的趨勢與發展,趙斌表示,泥炭是最好的土壤改良劑,有不可替代性,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橫跨境內外的泥炭供應鏈,加快泥炭技術在甘肅的推廣應用。他說,公司將致力利用泥炭綠色健康優勢,藉助數字技術和工業裝備賦能,將果菜茶藥種植土壤診斷、作物需求大數據通過人工並行算法和機器學習手段,生成滿足土壤和作物需求的智慧沃土配方,再通過定製生產和精準施用,實現作物增產、增收、提質、沃土多目標協同,構建完整的泥炭數字沃土產業體系,保障農業發展、農村增綠和農民增收。
近年來,天賑裕民公司與東北師範大學泥炭研究所簽訂了《產學研全面合作框架協議》、與甘肅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簽訂了《校企創新合作協議》;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簽訂了《新能源項目開發合作框架協議》;在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成立了「中國—白俄羅斯土壤改良國際合作科技中心」,在中—白工業園申報成立「中國—白俄羅斯泥炭工程技術合作中心」。同時,在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泥炭工業分會領導下,牽頭聯合國內從事泥炭領域研究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近百家單位組建的「國家泥炭產業聯盟」,相關申報工作已完成。
實驗基地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耕地質量提升,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和質量農業,已經成為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全新方式。據介紹,「天賑裕民(蘭州)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在蘭州投資建設「蘭州泥炭產業園」,形成年產30萬噸泥炭腐植酸水溶有機肥生產線、年產5萬泥炭基質生產線、年產1萬噸泥炭吸附劑生產線、蘭州泥炭科技館,並在縣域整合與激活大量的有機肥生產型資源構建以5G、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泥炭沃土中小企業集群與泥炭數智農業生態示範園建設。
推介會結束後,采訪團壹行驅車前往永登泥炭試驗田參觀考察。此次項目推介會由蘭州晨報社策劃,也是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融媒會客廳」項目啟動以來,首次走向基層、更好地服務於全社會各行各業的壹次全新探索和嘗試。(記者 陳文智)
頂圖:接車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