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拜泉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堅持以實幹促發展,以實抓促振興,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打破思想桎梏 堅定改革創新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以來,拜泉縣始終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振興發展之路。
推行土地託管,蹚出農業新路徑。拜泉縣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農業生產託管服務,有效整合土地、機械、農資等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2022年,全縣依託111家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土地全程託管面積53.9萬畝,託管農戶達8574戶,逐步走上一條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新路徑。
推廣孝心養老,弘揚文明新風尚。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拜泉縣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把農村老人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納入村規民約,深化推行「一交納三補貼」孝心養老模式(即子女交納贍養費,設立孝心養老公益金,依法引導敦促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2022年,動員農村老人子女交納贍養費4730萬元,發放補貼443.74萬元,受益農村老人25324戶39296名,「孝心養老」模式被國家扶貧辦列入典型庫。
推動電商經濟,打造發展新極點。拜泉縣把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新產業,藉助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的機遇,打造「泉豆逗」區域公共品牌,建設鄉村振興微工廠,開展「2022年拜泉縣電子商務人才培訓會」,利用電商開闢農村發展新途徑。截至目前,全縣186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站已經全部建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
守牢防貧底線 鞏固脫貧成果
拜泉縣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堅持以防貧監測為抓手,以有效幫扶為重點,以穩定增收為根本,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抓實防貧監測,消除返貧風險。拜泉縣着力建立返貧動態監測體系,在充分利用部門推送預警、鄉村幹部排查、農戶自主申報三種監測路徑基礎上,設立縣級防貧監測熱線,農戶可通過撥打熱線電話直接進行申報。
落實幫扶政策,兜牢民生保障。拜泉縣着重強化完善「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增量變量解決機制,嚴格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持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農村供水工程36處。補助春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助2372人次,實現義務教育階段脫貧家庭學生零輟學。補助春季「雨露計劃」中高職在讀學生833人。健全完善住房安全常態化排查機制,改造農村房屋499戶。享受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政策7287人次,簽約服務脫貧人口44373人。脫貧人口新納入低保436人,新納入五保41人,共發放臨時救助484筆。
夯實增收基礎,拓寬致富路徑。拜泉縣在全面摸清脫貧群眾收入情況基礎上,逐戶分析研判、研究確定增收舉措,2022年,全縣脫貧家庭人均純收入預計增速可達13.96%。完善產業聯農帶農機制,構建起「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訂單」發展模式,帶動脫貧人口12829人,人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新發放幫扶小額貸款231筆703萬元,有效助力脫貧群眾自主發展生產。規模發展就業幫扶車間。深度開發護路員和家政服務組等公益崗位1244個,農村公益崗位在崗人數達到7206人,戶均增收達4000元以上。持續開展消費幫扶,全縣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開展消費幫扶金額達103萬元。
圍繞發展主線 推進鄉村振興
拜泉縣順應時代發展和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加速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不斷提升農村群眾生產生活現代化水平,奮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聚力產業振興,提升發展活力。拜泉縣將產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根本措施,大力培育食用菌、鮮食玉米等產業。着力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生產基地,建設食用菌大棚2324棟,建立食用菌研究院和產業園各1處,年均產值實現2.5億元以上。從挖掘農村庭院資源入手,以鮮食玉米為切入點,推廣小院經濟5.2萬畝,戶均增收近千元。全縣99座光伏電站發電量實現收入1510.29萬元,帶動脫貧人口9234人。
發力鄉村建設,拉近城鄉差距。拜泉縣堅持把鄉村建設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年初以來,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65公里,改造農村客運公交線路27條。全縣16個鄉鎮19個衛生院全部開通遠程醫療服務。穩步推進「廁所革命」。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的四級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在原有2處鄉鎮污水處理廠基礎上,新開工建設4處,進一步提高污水治理效能。完成村屯綠化面積1125畝,綠化規劃71個村129個屯。
着力示範引領,打造發展樣板。拜泉縣堅持把示範村創建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黨建引領、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五種示範類型,採取優中選優的原則,在每個鄉鎮重點打造1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年初以來,全縣16個示範村已投入建設資金964.9萬元,示範村面貌煥然一新,為其他行政村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的發展樣板。(裴振萍 王克儉 王昊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