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0月31日深圳地鐵12號線赤灣停車場首次引爆「開山炮」以來,在1300多個日夜裏,深圳地鐵、中國電建的廣大建設者以釘釘子精神,把「精工良建、品臻致遠」的理念融入工程建設全流程,將具體、明確的量化標準滲透到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力爭在打造「免裝修」精品工程再上新台階。
如今,這座深圳在建最大地鐵停車場即將全面建成,並將在今年年底與深圳地鐵12號線同步投入運營。質量優先樣板引路步履堅定深圳地鐵12號線赤灣停車場緊靠深圳第二大貨運碼頭——蛇口碼頭,是深圳地鐵12號線的配套工程,也是目前深圳在建的規模最大的地鐵停車場。建成後,將承擔12號線部分車輛的停放、列檢、洗刷、雙周三月檢等工作。該停車場長1050米,最寬處370米,最窄處90米,總佔地面積24.1公頃,相當於34座足球場的大小。
「從安托山停車場到赤灣停車場,延續着電建人對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尋」,赤灣停車場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精細化的項目管理制度是工程質量的有力保障。項目動工前,《赤灣停車場主體結構精細化管理手冊》等一系列精細化管理制度已然先行出台,「施工準備工作到位,才能真正做到精細化管理的精、准、細、嚴。」超前籌劃、樣板先行、事後總結,這是赤灣停車場項目將「創精品」付諸於實際行動的重要舉措之一。
赤灣停車場立柱約1221根,梁板將近10萬平方米,混凝土用量達到32.8萬立方米,面對異常龐大的混凝土澆築體量,樣板先行顯得尤為重要。「從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方案、倉面設計、鋼筋配比、標準化大模板、過程控制到後續的混凝土溫控防裂、養護,每一個環節都通過試驗先行、樣板引路制度不斷進行PDCA循環提升。」試驗過程中,深圳地鐵攜手中國電建定期組織召開提升總結會,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總結分析,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切實提高了施工質量。雙方共同打造的「鏡面混凝土」契合綠色發展理念,在較大程度上減少了後期裝修工程量,體現了混凝土自然原色之美,得到了行業內外的廣泛好評。科技先行智慧建造持續加強國企數碼化轉型已成為國家戰略,而智慧建造正成為建築行業產業升級的有力手段。在新基建大潮下,深圳地鐵與中國電建在赤灣停車場的工程實踐中積極推進新一代施工信息技術與項目生產深度融合。雙方在赤灣停車場共同建立「智慧工地信息中心」,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藉助智能終端和智能傳感設備對工程施工現場的人、機、料、法、環等各要素進行統一調配和管理,實現了現場管理的數碼化、精細化、智慧化。項目配備了AI人臉識別系統,可通過智能攝像頭抓拍、警示現場不安全、不規範行為。同時,通過新技術應用,實現對塔吊的智能實施監測,保障了塔吊群的安全運行。BIM技術應用是赤灣停車場項目的一大亮點。項目BIM工作室秉持BIM工作應用服務於項目施工的原則,
以「BIM+互/物聯網「大數據平台作為手段,致力於對項目實施全方位立體化監管。赤灣停車場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BIM工作室以規範建模為原則,依據工程動態實時繪製場地佈置圖,保證方案與現場的一致性,更好地指導項目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工程量計量管理、進度管理、技術管理等。赤灣停車場項目利用BIM技術,在工人營地設計了免費WIFI答題系統,實行先答題再上網,進一步拓寬了產業工人培訓體系,創新助力工人在安全教育、技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新進步。據介紹,赤灣停車場在科研技術應用上取得了豐碩成果。該項目成功申請專利證書3項,發表系列研究論文7篇,其中科研技術成果「全蓋地鐵場段工程免裝飾混凝土綠色建造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科技創新二等獎,《深圳地鐵工程12號線場段一工區施工BIM應用》獲得深圳地鐵第一屆BIM應用大賽施工組一等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赤灣停車場項目工程建設穩步向前。
2022年3月30日,赤灣停車場綜合樓順利封頂。2022年4月5日,赤灣停車場主體結構全面封頂。2022年6月18日,赤灣停車場熱滑成功……今年以來,項目陸續實現多項重大施工節點。「錨定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中國電建軌道交通品牌必將在大灣區不斷唱響。」(記者 姚志東)
頂圖:赤灣停車場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