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生化環材」因其學習難度大、就業面窄,而被稱為四大「天坑」專業,讓很多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望而卻步。
但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和深圳理工大學(籌)(以下簡稱深理工),「天坑」專業的畢業生卻成了「香餑餑」。
6月21日,深圳先進院、深理工(以下簡稱SIAT)舉行2022年研究生畢業典禮,238人圓滿完成學業。其中,深理工與南方科技大學首屆33名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實現100%就業升學,而他們都來自「天坑」專業——材料與化工。
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結碩果
據了解,33名聯培生中,約1/3前往華為、阿里巴巴、中興等行業龍頭企業工作,其餘則前往清華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知名學府深造。
聯合培養期間,他們合計在高水平期刊發表文章2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篇;申請專利24項;共獲各類競賽、榮譽15項。
「深圳先進院自2006年成立至今,成功構建起『研學產資』四位一體的微創新體系,具備比肩『雙一流』高校的科教基礎以及較強的研究生培養能力。」深圳先進院院長、深理工籌備辦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樊建平表示,首屆聯培生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SIAT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的培養模式。
聯培生韋劍鴻在校期間共發表高水平論文4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並以項目隊長身份帶領團隊獲得包括2021年廣東省大學生材料創新大賽一等獎在內的三項競賽獎。畢業後,他將前往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
對於SIAT的科教融合,韋劍鴻感觸尤深。
他的導師是深圳先進院材料所所長、研究員孫蓉和副研究員胡友根,他所在的實驗室配套了完整的材料研發、測試和驗證的一體化平台。聯合培養的兩年來,韋劍鴻依靠這一平台順利開發了一種可製備輕質電磁干擾屏蔽材料的便捷方法,為高壓縮強度、輕質、低填料含量的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SIAT在電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一些國家戰略性產業的佈局,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去把握國際科學前沿、未來產業發展。」韋劍鴻說。
說到SIAT的產教融合,聯合培養期間就參與了國家級重點研發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的葛偉收穫頗豐,不僅申請發明專利4項,還順利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工作。
「我們班的同學人人都能跟着導師參與項目。」葛偉難抑心中的自豪與興奮。他在導師、深圳先進院集成所所長、研究員李光林和研究員周小猛的指導下,從零開始學習並參與了千萬級國家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參與該項目的老師、同學眾多,項目金額近1000萬元。「正是得益於碩士期間在開發與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才讓我在找工作時更能獲得企業青睞。」
近半數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人均5項學術成果
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的當下,SIAT畢業生們備受名企名校青睞。
截至目前,SIAT今年238名畢業生中有189人已落實就業去向,約47%進入微軟、華為、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等世界500強企業及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等國外知名機構,其中年薪超40萬的學生佔比20%。同時,28名深造的畢業生收到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墨爾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錄取通知。
據統計,今年畢業生人均5項學術成果,其中部分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Molecular Psychiatry等高水平國際期刊。
此外,今年的畢業生中也不乏「愛折騰」的學生開啟了創業之旅。在學期間,在導師辜嘉博士和醫工所研究員楊慧的支持下,國科大學籍博士生林學祥帶領團隊開發出一系列熒光產品、小發光產品以及POCT分子診斷產品,同時研發了經濟動物用HI/HA檢測儀、食品安全分析儀等。這些產品申請發明專利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3項、軟件註冊權18項,並且發表SCI論文3篇、EI論文3篇。
2016年,林學祥創立深圳深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聚焦體外診斷領域展開個人創業之旅。同時,他也在3家醫療研發企業擔任技術顧問,並協助其中一家實現了半年銷售4億元的業績。
「在需求端,SIAT重視科研與產業結合,並設置專門的職能部門,幫助師生充分接觸與了解產業需求,避免方向性錯誤;在技術支持端,SIAT有完備的實驗室硬件條件,完善的溝通機制,充足的校外技術支持,能加快產品的研發;在機制上,SIAT尊重開發人員的勞動成果,靈活的成果分配機制,激勵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在林學祥看來,正是這種靈活開放的產業轉化政策,加快了從需求到研發再到產業化的過程。「我非常感激SIAT給我參與產業的機會,給我創業的舞台,讓我擁有了不一樣的博士求學經歷。」
深圳先進院學科交叉的濃厚學術氛圍為學子們成長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依託前沿的科研平台、豐富的產業資源,搭建起從培養科研創新能力到鍛煉社會實踐能力相結合的創新育人體系。
經過15年發展,SIAT擁有全職海內外院士14人,首批深理工學院院長與系主任均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各類高層次人才超千人;累計培養各類人才約1.3萬人;累計發表論文1.4萬篇,申請專利超1.2萬件;累計孵化企業1346家,產業合作金額近30億元。
依託深圳先進院深厚的發展基礎,深理工正以高起點、高標準快速建設具有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記者 林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