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距離珠江15米,東邊距離兩棟120米的高樓僅10米,在這樣的夾縫中,開挖一座長163米、寬23.3米、深達13層樓高的地鐵車站是一種什麼體驗?5月31日,記者在廣州地鐵十號線濱江東路站現場看到,經過持續12個小時145車混凝土的連續澆築,備受市民關注的濱江東路站主體結構首段底板順利澆築完成。據施工方中鐵十一局現場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底板的順利澆築,在這麼狹小的空間內每天平均保證110車1200方的出土量。
據了解,濱江東路站為3層結構局部4層,於2021年3月份開始圍護結構施工,2022年3月土方開挖,歷經450個日夜,地鐵建設者們克服暴雨、大風、疫情等不利影響,攻克複雜管線遷改和交通疏解,解決基坑周邊水系豐富等難題,成功完成首段底板澆築,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濱江東路站施工主要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基坑15米以下有20多米的岩層,整個基坑岩土分界面高、岩層破除難度大;二是基坑距珠江和附近超高建築距離較近,地下水系發達,周邊環境複雜,工程風險非常高;三是緊靠居民區,噪音、環保、文明施工要求高,有效施工時間短。
針對這些困難,施工方積極採取各種措施,調集各方資源為儘早封底創造了條件。在破除岩層方面,他們配置了多台專業設備,每天制定詳細的岩層破除施工計劃來解決進度問題,破除方量由初期的80方/天提高到300方/天,外運過程中將油車更換為電車,單車出土量由10方增加到14方,不到三個月時間便完成了9萬方岩土外運。
在江邊高樓下如何保障基坑安全是頭等大事。工程開工前,施工方與設計、勘察等參建各方深度細化施工方案,嚴格把控地連牆施工質量。為阻隔地下水,保障基坑開挖期間的安全,圍護結構施工階段引進了目前國產功率最大雙輪銑,採用「引-套-銑」相結合的方式做好地連牆接縫處理,保障圍護結構封閉的嚴密性,隔斷了基坑與珠江水系的通道。為解決基坑緊鄰超高建築的問題,開工前專門委託第三方細緻開展現狀調查工作,摸清相對位置關係,過程中對該建築沉降、傾斜進行實時監測,及時掌握施工過程中該建築的實時變化,調整施工工藝,做到信息化施工。
此外,廣州地鐵、中鐵十一局及屬地街道辦還成立了專項小組,負責解決施工過程中市民反映的各類問題,並通過開展社企共建、校企共建、黨史教育進社區、社區便民活動等豐富的共建活動,爭取大家對地鐵建設的理解和支持,為項目的快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十號線(西塱-石牌橋)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44%。14座車站中,4座已封頂,9座進行土建施工,剩餘1座進行前期準備;14個區間中,2個已貫通,4個進行土建施工,其餘進行前期準備,廣鋼新城車輛段進行土建施工。
(註: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准公佈為準。)(記者黃裕勇、通訊員溫美春、許舒凡、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