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改革中,如何發揮基層在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2021年3月,安徽歙縣縣委縣政府出臺實施意見,在全縣推行黨建引領“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打破人員身份屬性將各種資源下沉基層,通過打通社會治理中的的堵點、難點、痛點,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下聯動、左右協同、齊抓共管
歙縣把“鄉鎮吹哨,部門報到”改革作為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納入總體部署,成立工作專班,確定9個縣直部門作為第一批“接哨”單位,每個單位確定一名“接哨員”負責“接哨”,鄉鎮確定一名“吹哨員”負責“吹哨”,同時明確了違法建設、環境污染等九大“吹哨”領域。
各鄉鎮通過“每日巡、經常訪、隨手做、即時報”,及時收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工作中發現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通過“吹哨”,由縣有關單位“接哨”處理,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齊抓共管的閉環管理格局。
歙縣縣直機關全體黨員全部回村(社區)報到,為村(社區)辦實事、解難題;全縣28個鄉鎮500餘名新鄉賢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全縣從政法各單位抽調192名法治副書記於今年正式聘任上崗,為鄉鎮吹哨提供“法治參謀”和“法務紐帶”。
同時,建立“瑣事不出組,小事不出村”“十字”工作法,在各村組成立“解瑣組”、“化小隊”,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初始,真正做到“瑣事不出組,小事不出村”。
針對社會治理中條塊分割、條強塊弱等體制機制瓶頸,歙縣在“吹哨報到”改革中,做足做實行政權力下放、機構力量下沉等方面文章,打破行政組織“條塊分割”壁壘,促進治理資源在鄉鎮聚合,保證了基層“有人辦事、有權辦事、能辦好事”。如深渡鎮黨委針對農用地膜銷售不規範問題,統籌協調深渡鎮市場監管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督促並責令5戶農用地膜經營者建立進銷貨台賬,並要求2戶下架不合格農用地膜,確保了農用地膜的品質,維護了正常的農業生產秩序。
為解決聯合執法召集難、協調難,基層治理力量不足等問題,歙縣將城管執法等適宜由鄉鎮管理的職能部門派出機構逐步下沉到鄉鎮,在鄉鎮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綜合治理中心等,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真正實現單一執法向綜合執法轉變。
如去年12月10日王村鎮綜治中心、鎮美麗辦、鎮自規所、鎮派出所對2017年升莊村村民餘灶炳侵佔4畝土地未歸還問題進行了聯合執法,現場拆除養殖大棚,所侵佔土地的使用權全部交還升莊村村委會集體。去年3月以來,歙縣城管執法局“接哨”20餘次,出動執法人員 800餘人次,發現問題並函告屬地政府共7件14處,控違面積達3700平方米,協助拆違面積達870平方米。
“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鄉鎮”
“鄉鎮吹哨,部門報到”改革聚焦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進一步暢通群眾表達反映需求管道和矛盾糾紛化解管道,做到民呼我應、民憂我解、民怨我紓,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三月,歙縣在全縣28個鄉鎮統一開通尾號為7886的熱線電話,方便群眾辦事的同時,讓群眾“少跑路,不跑冤枉路,儘量不跑路”,收到明顯效果。
如街口大橋工程及建設延伸项目在建設時給當地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出行困難,街口鎮村民余常理通過熱線電話投訴後,鎮綜合治理中心第一時間草擬辦理意見,交由鎮主要領導審批後,迅速趕到街口大橋项目部諮詢後,及時將結果回饋給諮詢人。余常理高興地說“鎮政府辦事效率真快,上午通過綜治熱線諮詢的問題,下午就給了我明確的回復”。
熱線上線至今,各鄉鎮共接聽群眾來電2000餘個,答復率100%。
在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改革中,歙縣進一步調整優化網格設置,劃分483個網格,優先把責任心強、工作積極性高的村兩委成員充實到網格員隊伍當中,共選聘483名網格員,明確工作職責,強化日常管理和考核,督促履職盡責。去年3月以來,全縣網格員上報辦理事件信息9.74萬條,辦結率98.7%,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鄉鎮”。
歙縣還發揮聯片聯處聯防會商機制作用,建立《政法單位聯片聯處聯防制度》,形成“5+1”聯片聯處聯防模式,“5”即全縣劃分5個片區,由政法委、公、檢、法、司主要領導分別牽頭每季度就片區摸排出重點問題進行會商,推動重點問題解決;“1”是政法委牽頭政法各單位共同參與在歙縣經濟開發區內現場辦公,化解問題。
今年以來,歙縣各鄉鎮上報需要聯片聯處聯防會議協調處置的風險隱患32件,會商研判了9件風險隱患。日前已分別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局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分赴各片區召開一季度工作例會,聯動各方力量共同化解,從源頭減少各類案事件發生,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升。(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淩利兵 程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