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城市化的發展,鄉村普遍存在“居住向城鎮區集中、產業向功能區集中、農業向園區集中”的三集中現象,出現了集中式居住、多層式居住的村莊建設格局,產村分離的趨勢正在逐步加劇。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在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高質量發展時,提出必須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根本途徑,把加工業和休閒旅遊作為融合的重點產業,把創業創新作為融合的強大動能。
該區茶產業和鄉村旅遊以環境生態化為基礎,以綠色產業為支撐,以美麗村莊為載體,成為新型的“體驗經濟”產業形態。該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探索發展鄉村生態環境的魅力與城市居民親近自然的休閒需求結合的新型產業,讓人們看到了美麗鄉村藴藏着的無限商機。
正是廬山雲霧茶春茶採摘時
做優特色茶產業
高壠鄉背倚廬山,面朝鄱湖,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這裏生產的茶葉具備了“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的特點。高壠鄉幾乎家家户户都種茶、炒茶,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茶文化歷史底藴深厚。該鄉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建造用地面積約50畝的茶葉交易市場和集製茶、炒茶展示交流中心的“濂溪區茶葉交易加工倉儲中心”,促進高壠鄉以及周邊茶農與茶企、茶商的交流和合作,增強茶農的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切實增加茶農收入,助力茶文化、茶產業發展。
高壠鄉綠豐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被列入“濂溪區鄉村振興工程”項目,形成集種茶-加工-展銷-文旅-科研-培訓為一體的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基地,拓展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發展空間。綠豐茶業公司入選首批江西“贛鄱正品”認證品牌名單。目前已完成千畝廬山雲霧茶標準化良種生態茶葉示範園工程。綠豐茶場還將建有廬山雲霧茶博物館,作為系統展示廬山雲霧茶文化的主題博物館,多角度詮釋博大精深的廬山雲霧茶文化。
濂溪區作為廬山雲霧茶的核心產區,將雲霧茶品牌建設作為強農富農的重要產業來抓。全區廬山雲霧茶茶園面積達9250畝,幹茶年產值達1.2億元;繼續依託中茶所選育國家級茶樹品種,繁育廬雲系列茶苗110萬株;廬山雲霧茶獲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達36.80億元,一片茶葉,一個產業,成為帶動濂溪區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從去年開始,濂溪區計劃每年安排農業產業化獎補資金專門扶持九江茶市,並配套一系列扶持政策,引進全國知名茶企,特別是加強與湖南安化茶商合作。目前,入駐茶商50家以上,經營面積達1萬平方米,進一步打造了茶展示基地、茶交易市場,讓全國各地的茶都可以在九江茶市進行展示、交易,重現九江茶市榮光。
開天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
持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開天村三面環鄱陽湖,下轄10個村民小組,共有居民341户,1641人。該村利用襟江帶湖、水陸空交通便利的優勢,發展現代農業。開天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創建總面積6600畝,其中核心區2200畝。目前已形成果凍橙、蜜桔、楊梅、水稻等種植產業,園區建成後將帶動5000餘人就業。
2021年,高壠鄉雙壠村綠豐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的如如茶村成功創建江西省3A級鄉村旅遊點,依託千畝茶園,大力開展教育研學活動,並於2021年成為了九江市第三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數十家小學在如如茶村開展了研學活動。
該區為大力扶持現代農業發展,累計發放“財政惠農信貸通”貸款4353萬元,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9家,新增家庭農場2家,新增市級龍頭企業2家,新增市級產業化聯合體2家。昌久世紀植保專業合作社獲“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稱號。
威家鎮積餘村遊客中心(盆景園)
鄉村休閒旅遊興旺
鄉村休閒旅遊是農村產業融合的重點產業。濂溪區大力開展美麗宜居示範創建。啓動宜居農房建設,打造民宿45家,完成新農村建設點47個,創建美麗宜居示範村莊4個,全域美麗鄉鎮1個。該區成功入選江西省首批“美麗宜居與活力鄉村+民宿”聯動建設試點縣。依託城郊優勢,該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新認定1個市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創建1個3A級鄉村旅遊點和2個休閒農業示範企業,發佈2條鄉村旅遊行精品線路。2021年休閒農業接待遊客6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6000萬元。
位於廬山腳下的濂溪區威家鎮積餘村,到處還是草木葱蘢,花開繁盛,農居秀美,村路暢通,田園鄉村掩映在綠山秀水之間。“通過秀美鄉村建設,來這裏遊玩的人就逐漸增多。”威家鎮積餘村黨支部書記付典美介紹,為把山水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村裏把鄉村旅遊作為全村產業升級發展的主攻方向,通過付家山鄉村振興精品示範點建設,成立威家旅遊產業公司經營,圍繞茶博園、盆景園、遊樂園、產業園+民宿的“四園一宿”,全力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美麗度假村,既讓村民增收,又為全村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高壠鄉羅家山生態園
濂溪區區委書記趙和平認為,要積極探索鄉村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徑,完善加工技術,加大產業推廣力度,充分挖掘茶文化,把文化、技術、產品和市場有機結合起來,強化品牌效應,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特色鄉村振興道路。(周萬里 陳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