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河源舉行人才發展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分別與廣東省農科院、華南師範大學、深圳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簽署人才發展相關合作框架協議。各方將以簽約為良好開端,認真落實協議內容,全面加強在政策諮詢、智力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華南師範大學、深圳大學、廣師大的優質教育資源,廣東省農科院的優質農業資源在河源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根據河源市政府與廣東省農科院共建的框架協議內容,雙方將本着「真誠合作、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依託河源市燈塔盆地農高區(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及廣東省農科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廣東省農科院動物衛生研究所,在河源燈塔盆地農高區共建畜禽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燈塔盆地分中心、華南畜禽良種科研創新基地、廣東省農科院河源動物衛生科技創新中心,助力推進包括生豬保種場、家禽保種場、種質資源庫、動物育種中心、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等合作項目。根據河源市政府與華南師範大學、深圳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共建的框架協議內容,雙方將在推動人才交叉掛職、雙向兼職、開展人才培訓、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合作、構建專家智庫、共建校企聯合研發平台和技術創新聯盟、舉辦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建立人才對接機制以及加強學校黨建交流共建上進行深度合作。
築巢引鳳引入高科技團隊
「希望通過共建的科研平台,吸引海內外更高水平的研究人員聚集河源,推動河源經濟社會發展。」廣東省農科院常務副院長廖明表示,省農科院與河源的合作起步早、歷史長,在河源最早建立的分院是省農科院探索院地合作模式的新起點。省農科院常年派出到河源的博士分佈在河源市農業農村局、東源縣農業農村局、河源燈塔盆地農高區等,為河源農業發展服務。
深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戰略共贏
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楊中民表示,河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素有崇學重教的良好風尚。河源市政府與華南師範大學簽署人才發展戰略協議是雙方首次攜手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未來,華南師範大學和河源市政府將本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用好優質資源,在人才共建共享、產教融合領域開展交流合作,這高度契合國家發展戰略,也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楊中民說,與河源攜手,是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大事和實事,標誌着雙方建立了更加正式的、緊密的合作關係。華南師範大學將高度重視,致力於推動雙方人才交叉任職、雙向兼職、開展各類培訓、構建專家智庫等合作項目的落地見效。
加快人才共建共享科產教融合
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永華表示,河源是深圳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圳重要的水源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美麗後花園。深圳大學十分重視與河源的友好合作,此前深圳大學與河源合作共建了深圳大學灣區河源研究院,匯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致力於高水平研發和成果轉化,為推動河源市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協作發展作出了貢獻。今年,深圳大學還選派3名教師常駐和平縣浰源鎮,全力投入鄉村振興等相關工作。同時,按照廣東省統一部署,深圳大學結對河源市開展基礎教育幫扶工作。深圳大學將與河源加快實現雙方人才共建共享、科產教融合等領域深度合作。
開啟與河源深合作再出發新征程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蘇暉表示,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不斷深化人才機制體制改革,出台多項吸引力強的人才新政。隨着贛深高鐵的開通,河源區位、生態優勢凸顯,是廣大人才的安居福地、創業福地。
去年,廣師大河源校區建成開學,校區運轉良好,成為河源的城市名片和人才第一高地。蘇暉說,廣師大河源校區將擔當起履行河源最高學府的職責和使命,為培養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廣師大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開啟與河源深合作、再出發的新征程,將堅持以廣師大所能、服務河源市所需的發展理念,在學科專業上建設相關學院對接河源市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4年建制學院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畢業生留在本地的目標。在高層次人才方面,探索實現共同引進高層次人才,聯合打造廣師大博士與高層次人才群體服務河源經濟和社會建設平台,實現各類人才的共享共用。在技術研發創新上,圍繞產業行業發展需求,形成校企研發平台和技術創新平台,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和創新能力。
同日,河源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河源市委書記林濤強調,要貫徹落實人才強省「五大工程」部署,推動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邁上新台階。一要建設戰略人才隊伍,二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三要着力拓寬引才渠道,四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五要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河源市長何國森強調,河源要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用好用足即將出台的五項人才政策,狠抓工作落實,努力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不斷提升人才工作整體水平,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余麗齡 通訊員 陳殷 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