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深圳市人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人才集團」)聯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發佈《中國創新人才指數(China Innovative Talents Index)2021》報告。據悉,這是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後國內首份針對中國創新人才現狀的量化研究成果,亦是國內首份全方位、多層次、動態化反映中國創新人才數量及質量真實情況的研究報告。
人才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創新驅動就是人才驅動。記者發現,此次《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報告通過量化、客觀、系統的評價體系,為中國創新人才的現狀提供「刻度尺」,力爭成為中國創新人才培養和發展的科學參考和「風向標」。
植根中國情境,填補創新型人才研究空白
根據創新人才的本質、形成規律與培養機制,《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報告將評價對象聚焦在「城市」和「高校」這兩類創新人才的聚集地,通過「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城市)」和「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高校)」兩個子體系,量化、客觀、系統地展現中國創新人才發展現狀。其中,「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城市)」從人才規模、人才結構、人才效能、人才環境四個維度評估各城市的創新人才發展水平;「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高校)」主要從中國高校培養的頂尖學術人才、商業管理人才、商業創業類人才以及大國工匠人才四個維度評估高校的創新人才培養情況。
中國創新人才指數課題專家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表示,《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報告在借鑑國內外相關創新人才指數編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人才發展的實際情況,植根中國情境,編制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指數。首先,在指標體系的元素構成和選擇上,力爭為創新人才各方面的發展提供全方位評價和統計,追求指標體系的綜合性、全面性、可靠性。其次,突出指標體系的理論性、邏輯自洽性、邏輯他洽性,依據人才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設計。同時,指標體系凸顯「中國特色」並進行創新,加入了多個其他相關指數中尚未涉及的新指標。更重要的是,通過融入一系列與經濟貢獻、應用性、產業增加值相關的指標,開創性地評估了創新人才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相關關係,發揮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
創新人才的城市聚集效應明顯,高校呈梯隊化特徵
《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報告圍繞「城市」和「高校」兩個子體系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量化評估。研究結果顯示,我國不同城市間創新人才發展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北京以綜合總分第一領跑全國,各維度均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上海、深圳位列第二、三名,三城高居第一梯隊。廣州和蘇州、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等新一線城市位列第二梯隊,但與第一梯隊差距較大。寧波、成都、無錫、東莞、西安、長沙等城市位列第三梯隊。創新人才指數前20強城市存在明顯的區域聚集效應,廣東省入圍的城市最多,其次是江蘇省和浙江省,直轄市中北京、上海、天津進入前20強。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創新人才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創新人才對城市經濟發展貢獻價值顯著。同時,研究發現,我國各城市高層次、高質量人才總量短缺,現有人才隊伍尚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且創新人才在賦能經濟增長中發揮的作用亟需進一步提高。
用科學工具為人才工作「問診把脈」,推動精準施策
深圳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幸輝表示,研究和發佈《中國創新人才指數2021》報告是深圳人才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的切實舉措。深圳人才集團肩負着打造國際人才高地重要抓手的使命,有責任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人才發展貢獻具有標杆意義的實踐成果,發揮專業價值。中國創新人才指數力爭成為我國科技創新主體、創新人才個體、高校及政策決策者的可信參照,為我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借鑑。(記者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