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珠江「野泳」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2021-07-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珠江水闊穿城而過,水清岸綠吉祥花城。近年來,隨着水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美麗幸福河湖成為人民美好生活去處,市民親水樂水、參加水上運動的積極性也被喚醒。近日,廣州多名基層河長在河長管理APP上反映,日常巡河途中常見市民下水「野泳」。廣州水務部門也提醒市民,珠江水文複雜、水下環境複雜,漩渦密佈,流速快、潮差大,珠江野泳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易造成溺水事故,市民仍需注意,切勿私自下水野泳。
 

珠江水質健康澄澈
 
    珠江:廣州治水成效的「最佳代言人」
 
    珠江是中國自然條件相對優越的一條大河,地理位置獨特,水資源豐富,水質條件良好,生物生境多樣化條件優越,造就了珠江流域的現代文明。但是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珠江河湖管理和保護面臨旱澇災害、水體污染、湖泊萎縮、生態退化等嚴峻挑戰。
 

白鷺在琶洲大橋下的珠江江面嬉戲
 
    自1999年廣州市委、市政府開展「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工作後,珠江的水質逐年向好。特別是近幾年的治理成效最為突出、最為穩定、最為理想。廣州通過推動實施《廣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最嚴格珠江沿岸非法排污管理制度,不定期對珠江沿岸開展堤防和水質巡查,確保珠江水域不萎縮、功能不衰減、生態不惡化,為系統化推進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更具幸福感的秀美珠江。
 
    目前,182.83公里珠江堤防達標提升項目已於2020年全面完工,珠江(廣州段)達到200年一遇防洪潮標準。2019年至今,珠江鴉崗斷面全面告別劣V類水質,現已穩定保持在IV類,多地治理後的河涌重現了晴日白鷺成群、夜晚流螢飛舞的美麗水岸景象,有些人口密集的老城區小河涌竟也時時引來三兩鷺鳥棲息嬉戲,人與自然和諧之景不禁令人心曠神怡、嘖嘖稱嘆。
 

市民攜子野泳
 
    珠江兩岸歷來是廣州人引以為傲的羊城客廳,多年來見證了廣州的快速發展,也體現了廣州城市發展理念的變遷,珠江治理是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彰顯廣州治水成效的「最佳代言人」。
 
    珠江「野泳」風險高
 
    記者連續多日現場走訪發現,以珠江前航道沙面島親水平台、海印公園親水平台、洲頭咀公園親水平台、員村親水平台、金沙洲彩濱中路親水平台、大學城南亭親水平台等為主的幾個「下水點」附近,是市民的首選「野泳勝地」。
 

市民在珠江上野泳
 
    容伯家住黃沙,是一名「地道老廣」,他在採訪中表示,近年隨着珠江水質的不斷改善,讓如今的他比年輕時更想跳進水裏「浸一浸」。
 
    與容伯同行的退休教師孫涵曾參加過三次橫渡珠江活動,其中一次是1977年毛澤東同志暢遊長江11周年的紀念橫渡。「後來就不行了。90年代時,把手插進水裏,算是伸手勉強見五指。再往下十厘米,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孫涵在岸邊告訴記者,如今的珠江水讓他心安,「想像小時候一樣,天氣一熱起來,就可以投入母親河的懷抱」。
 
    目前,珠江堤防沿線均設置了警示和救生設施,對珠江沿線野泳人群較密集的堤防均設置了欄杆,加密了警示設施,在珠江前航道白鵝潭至琶洲大橋兩岸安裝了救生箱,堤防巡查由專人分段負責。珠江的水質雖然愈發向好,也佈置了相關安全設施,但珠江水文複雜、水下環境複雜,漩渦密佈,流速快、潮差大,珠江野泳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易造成溺水事故,市民仍需注意,切勿私自下水野泳。(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趙雪峰)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