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特别报道

江西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新突破

2021-01-31
来源:香港商报网
    1月29日,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江西省堅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切入點,率先在全國從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資金,從2017年起至2020年,按畝均3000元補助標準,投入資金約360億元,新建高標準農田1158萬畝,著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助力鄉村振興。

    打好組合拳,提升綜合效益
 
    江西省高標準農田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胡漢平介紹,江西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著力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組合拳”,實現了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高效益利用。耕地品質等別平均提高0.5等,畝均增加糧食產能100斤以上;2017年之前,江西高標準農田建設週期一般需要2-3年,統籌整合資金之後,從2017年、2018年、2019年項目建設週期來看,做到了1個年度建成並“上圖入庫”;2017——2019年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平均土地流轉率76.9%,高出全省近30個百分點;新增耕地面積超過9.54萬畝,按照調出基準價測算,可實現指標交易收益超過137億元;引進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1萬餘個,在全省1289個貧困村,建設高標準農田137.6萬畝,惠及貧困戶5.99萬戶。
 
    “這些年我省通過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發展大提速,做到了實施一個項目,建好一片田園,興旺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胡漢平表示,這項工作連續兩年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為全國貢獻了“江西方案”、提供了“江西經驗”。

    創新機制,開創新模式
 
    胡漢平進一步介紹了建設工作中如何構建多元投入的保障機制。“我們圍繞‘錢怎麼來’,建立了‘省級統籌、縣級使用’的資金管理新機制,率先在全國從省級層面統籌整合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實現了‘多個管道引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2019年7月,江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了全國首支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截至目前,該省已累計發行兩期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券共計78.39億元,探索形成了”以田養田“的資金籌措新模式。
 
    建管並重的長效機制也是建設工作的關鍵。胡漢平表示,江西統籌”建、管、用“一體,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縣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的建後管護新機制,省級財政安排了建後管護獎補引導資金,督促各地落實了畝均5-20元不等的縣級財政預算管護經費,確保項目長久發揮效應。創新提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八個結合“的利用模式,注重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提升糧食供給品質、助推脫貧攻堅、規模經營、壯大集體經濟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農田綜合利用效益。

    建設成效展現新特點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光華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本輪建設與以往相比,體現出了四個新特點。
 
    一是管理體制更高效。在領導體制上,江西成立了以省長任組長,常務副省長和分管副省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高位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在推進機制上,建立了”省級統籌、縣為主體、上下聯動、橫向協調、多方參與“的專案推進機制。在管理機制上,2019年機構改革後,將原分散在幾個部門的農田專案管理職責整合劃入農業農村部門,建立了”五統一“的農田建設管理新體制,改變了過去農田建設”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
 
    二是建設規模更宏大。該省2017-2020年從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資金約360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1158萬畝,年度建設任務為290萬畝,比之前各部門年度建設任務加起來還要多。
 
    三是建設內容更全面。原各部門建設的高標準農田,畝均投入標準400——2000元不等,建設內容各有側重;統籌整合後,畝均標準統一提高到了3000元,建設內容涵蓋了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八個方面,內容更加全面,建成高標準農田普遍達到了”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
 
    四是帶動效應更明顯。這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推進專案工程建設,而且在推進項目區土地流轉,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助推脫貧攻堅等方面,帶動效應非常明顯。(記者 黃穎)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