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江西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生態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劉兵介紹了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有關情況。
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兵說,江西省業已形成覆蓋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水陸面的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格局,生態環境品質持續鞏固提升。全省PM2.5濃度均值2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優良天數比例95.9%,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6%,高於國家考核目標10.67個百分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II類標準。生態環境綜合指數(EI值)76.7,列全國第四位,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列全國第二位。
湖口縣九鋼岸線
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
劉兵強調,五年來,江西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堅決摒棄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發展模式。全省堅持將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聚焦聚力抓好突出問題整改,並以此為切入點,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標本兼治、補齊短板。五年來全省節能環保財政支出841.6億元,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29億元用於生態環保設施建設,2020年累計發放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貸款超800億元。以八大標誌性戰役、30項專項整治行動為統領,制定印發《江西省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工作方案》等文件,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據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級生態環境監察專員羅盛金介紹,2018年和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共披露了全省生態環境突出問題29個。截至目前,完成整改28個,剩餘一個正在推進中。全省舉一反三,自查問題487個,完成整改331個,完成率67%。
湖口污水處理廠
深入推進城鄉生活環境整治
江西大力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江西省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熊春華提供了一組數據,全省建有城鎮污水管網超過2萬公里,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城鎮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79萬立方米,縣城及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基本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全省488個建制鎮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68.3%。深入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全省建成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22座,日處理能力達2.2萬噸,11個設區市中心城區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零填埋」,建有廚餘垃圾處理設施設備39座,日處理能力875.65噸;全面完成526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99.56%的行政村納入「村收集、鄉轉運、區域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省80個縣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鷹潭市城鄉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彭澤縣長江濕地公園
提前完成長江幹流和鄱湖全面禁捕
長江「十年禁漁」,涉及江西48個縣(市、區)、3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152公里長江幹流和整個鄱陽湖區,需退捕漁船2.14萬艘,安置建檔立卡退捕漁民6.82萬人,分別占長江全流域的25%和37%。江西省農業廳一級巡視員龍宇聞介紹,退捕漁船全面回收處置,共回收處置漁船3.59萬艘(含輔助船及非建檔立卡漁船1.45萬艘),處置完成率100%。此外,清理涉漁「三無」船舶1173艘,拆解各類「僵屍船」475艘。將符合的6.3萬名退捕漁民全部納入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幫助5.13萬名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提前一年對長江幹流江西段和鄱陽湖實行全面禁捕。
瑞昌市梁公堤碼頭
綠色發展動能強勁
劉兵指出,江西積極推動「兩山」理論實踐平臺建設。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16個,推進54個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139個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基地建設,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積極支持九江市創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撫州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鼓勵在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打通兩山通道方面先行先試,目前初步形成了一批理論、制度和實踐成果。
2019年,九江市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平臺建設獲得國家批復支持。九江市發改委黨組成員、沿江辦主任吳斌介紹了一年多來示範區創建實施的成果。九江以共抓大保護、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為引領,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和建設區域航運中心。由沿江大開發時代向「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轉變,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長江「最美岸線」全面建成,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得到整體保護和修復,城市空氣環境品質和全市總體水環境品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準。中央生態環保一小時和一個半小時的警示片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出現九江。以入選全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唯一綜合試點地市為契機,積極淘汰落後產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小化工企業「出清計畫」,臨江1公里範圍之內的小化工企業全部關停退出,累計退出小、散、亂、汙等化工企業共127家。著力加快打造十大重點產業(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電子資訊、新材料、綠色食品、鋼鐵有色、裝備製造、航運物流、文化旅遊、數字經濟)。目前,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文化旅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已達千億規模,裝備製造、鋼鐵有色、新材料產業突破800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累計達700家。(記者 郭美勤 周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