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姚志東 報導: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晶片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國務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晶片自給率僅30%。在當前國際環境變局當中,美國利用其在晶片產業的優勢技術對中國採取「斷供」策略,一方面給我國的晶片產業鏈整體帶來巨大挑戰,另一方面也讓中國堅定在晶片這一卡脖子技術領域必須走自主化道路的決心,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福田區大灣區建設發展促進中心近日組織「灣聚智造,聚創未來」沙龍活動,邀請以匯頂科技、戈爾科技、昱科環球、泛斯泰、麥迪實為代表的工業製造企業,以及以中信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進行沙龍交流。
活動現場
福田區大灣區建設發展促進中心餘莉主任在介紹2020年1月至7月福田保稅區工業產值情況時表示,從4月份開始,福田保稅區內企業逐漸扭轉下跌態勢,復工復產率持續走高。特別是在福田區「惠企十一條」「1+9+N」產業政策以及福田區金融機構針對疫情下推出的眾多創新業務形態,極大提振企業信心,助力園區工業總產值逐步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電機工程和計算機博士、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協會林昕向與會企業介紹了集成電路產業研發、發展等情況。他分析認為,對比長三角,深圳在晶片消費市場規模潛力巨大。一是集成電路產業總體投資佔比不高。二是技術、產能供給側不足。三是配套的設備供應廠商數量不足。四是集成電路產業區域協同和長三角相比存在差距。五是產業所需高端人才缺口較大。差距的背後意味着產業空間和增長潛力。林昕博士鼓勵園區工業製造業企業順應市場趨勢、抓住技術升級機遇,積極佈局集成電路產業。
最後,來自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負責國際業務和普惠金融的兩位負責人,對與會企業分別介紹了中信銀行國際外匯業務和普惠金融方面若干創新政策。據介紹,疫情以來,中信銀行在高端境外人才外匯項下便利化試點、外匯交易通、房鏈網證融資模式創新舉措,助力企業出海業務和國內產能穩定爬坡過坎,充分發揮金融槓桿撬動機制,實現創新要素在灣區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