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7月15日一大早,在江西南昌經開區白水湖管理處瓜洲圩堤上,一群戴着草帽身穿救生服的橘色身影開始在圩堤忙碌。這是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物理與測控技術學院院長鄧居智教授和同事們的「防洪責任區」,他們的工作是給堤壩「做CT」。團隊陳輝博士從箱子里拿出一卷卷黃色電纜,上面串着上百個 像「鋼釺」似的金屬電極。只見他和同事們將電極按網絡打入堤壩土體內,最後再將電纜接頭連接三台「神秘」的小箱子,而這個探測「神器」是該校 自主研發的DSDT-1型雙分佈式三維電阻率成像系統。
據陳輝介紹,堤壩安全是抗洪搶險中人們極為關注的焦點,只有及時探測到險情,才能防患於未然。電流在地下碰到的不同地質體,將導致測量電 場相應發生改變。當啟動與電纜連接的主機,就可以自動採集堤壩內部電阻率的分佈數據。根據結果,可以「透視」壩體結構,快速判斷堤壩是否存在空洞、裂縫、土層結合鬆散、管涌、滲流等隱患。
利用探地雷達探測堤壩有無洞穴;用電阻率成像探測堤壩有無滲漏;利用無人機即時監測河勢險情;水位監測儀動態監測危險堤壩,為群眾築牢「安 全線」。「整個過程,如同為堤壩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CT檢查,能有效做到『提前防範、提前預警』,確保堤壩安全,避免『帶病抗洪』。」鄧居智形 象地描述說。暴雨後的烈陽照曬着地表,午後的氣溫高達38度,排險隊員時不時擦擦滿臉的汗珠,仍在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着。(操端晶 朱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