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近日,隨着清明節臨近,祭祀掃墓的話題也逐漸升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清明節祭祀掃墓按下了「暫停鍵」。為了防治人員聚集交叉感染,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都發出了禁止集中掃墓的通知,並且大力提倡網上祭祀綠色環保的新形式。於是網上祭祀獲得了越來越多市民的擁護,同時也受到了海外華人的青睞。
據了解,往年清明節前後,會有數十萬海外僑胞在此期間回國祭掃,緬懷先人。而當前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海外僑胞的回國路「危機」重重。為幫助僑胞規避感染風險,助力僑胞傳遞哀思,中國多地僑鄉推出線上「雲祭祀」、請人送鮮花代祭掃等祭祀方式,為今年清明掃墓換了一種「打開方式」。
近年來,中國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倡導移風易俗,大力推動文明祭祀模式,鼓勵民眾採取鮮花祭掃、網絡祭掃、「雲祭祀」、居家追思等文明方式進行祭祀,以達到低碳減排、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火災事故等目的。2018年國家民政部等16個部門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讓綠色殯葬更加深入人心。然而,從實際推廣情況來看,雖然有越來越多的民眾接受文明祭祀,但依然未能形成普遍性的社會潮流,在清明節期間,各地依然面臨很大的交通管控和環境污染壓力。
近日,遼寧世紀祭祀文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響應政府號召,開發創建設了網絡祭祀新平台,因此,《祭祀文化網》https://www.jisiwenhua.com/應運而生。該平台本着孝行天下、孝在心中的文化理念,全力打造厚養薄葬、文明環保的殯葬服務公益品牌,致力於綠色殯葬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為深化殯葬改革開闢一條新的途徑。 今年的清明節期間,《祭祀文化網》https://www.jisiwenhua.com/為廣大網民提供紀念祖先、敬獻孝心的免費服務平台,幫助更多人完成了祭祀掃墓的心愿。
採訪時,市民武東升告訴記者,抗擊疫情成果來之不易,每個人都應珍惜。政府號召不要到墓地去聚集,倡導網上祭祀,這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國家。他在網上給爺爺奶奶建了紀念館,進行了祭拜,彌補了不能到墓地去掃墓的遺憾,感到非常欣慰。
在美國生活了好多年的關春生,每年清明節都會回國為父親掃墓。今年雖然無法成行,但好在有了網上祭祀,讓他的心靈沒有了遺憾。他表示,在《祭祀文化網》上創建了父親的紀念館後,每天都會上來看看,獻上一束花,跟父親聊聊天,通過這種方式,讓他無法回國產生的內疚減輕不少。
傳統習俗並非一成不變,在非常時期,也要按照輕重緩急而有所取捨、有所改變。事實上,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已有很多傳統習俗被迫改變,春節拜年、走親戚、聚餐、團拜等傳統習俗都被迫暫停或者改為了其它方式。因此,祭祀活動同樣應該重於心而不拘於形,通過網絡獻一束花、上一炷香、點一支燭,頌讀祭文來寄託哀思,一樣可以達到祭奠先人、追思哀悼的目的。
文明祭祀改變的只是祭祀的形式,並不是改變祭祀的內核。慎終追遠,不忘先人,是無論何時都不會改變的祭祀本質。(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