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焦作市市長徐衣顯:建議構建黃河生態經濟帶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皓萍 報導:「加快建立以流域為單元的生態環境建設空間布局體系、產業體系和制度體系,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3月12日,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結合《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參照長江經濟帶戰略,謀劃構建黃河生態經濟帶。
「去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入闡述了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正確把握的5個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為實施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提供了基本認識論和重要方法論。近年來,長江經濟帶建設紮實有序推進,長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也啟發了我們提出構建黃河生態經濟帶的建議。」徐衣顯說。
他表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黃河流域總人口1.13億,糧食產量占我國糧食總產量的13.4%,流域相關省(區)是我國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煙葉、牲畜等農牧業生產基地,擁有豐富的水力、能源、礦產等資源稟賦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與長江流域相比,存在水源涵養能力不強、區域生態環境脆弱、流域經濟發展滯後等突出問題。
他強調,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加快建立以流域為單元的生態環境建設空間布局體系、產業體系和制度體系,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議結合《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參照長江經濟帶戰略,謀劃構建黃河生態經濟帶。
一是建設黃河濕地生態涵養帶。黨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要求,建立濕地保護制度,將所有濕地納入保護範圍。目前,《全國濕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中,僅明確了黃河河套平原等區域退化濕地的保護修複試點工作,建議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濕地列入全國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範圍,在國家層面給予指導和支持,充分發揮黃河濕地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的重大作用。
二是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領區。近年來,河南搶抓《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國家規劃實施機遇,依託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全面加快包括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在內的鄭州大都市區建設。以鄭州、焦作兩市為例,鄭焦一帶既是老工業基地,又是糧食高產區,從雲台山、嘉應觀、陳家溝,到楚河漢界、嵩山少林寺,這一帶旅遊文化資源豐富,焦作正在謀劃建立「雲台山—嘉應觀—陳家溝—少林寺」區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工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服務業融合提昇。建議依託鄭州大都市區,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領區,建成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打造承接發達國家及我國東部地區先進產業轉移、西部資源輸出的樞紐和核心區域,形成參與國內外競爭、促進中部崛起、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三是共建國家級生態文化走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符號,是炎黃子孫的心靈之河、文化之河,將來也必然是中華文明引領世界的重要基石之一。建議國家層面編製黃河生態文化走廊總體規劃,劃定生態走廊保護與開發邊界,為保護黃河風景名勝區、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等重要生態資源,保護黃河文化遺產與生態景觀環境提供規劃引領和執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