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海關工作人員查驗跨境電商包裹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皓萍 報導:1月27日,記者從鄭州海關獲悉,2018年,鄭州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清單9507.3萬票,進出口商品總值1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5.7%。其中,進口清單7714.3萬票,進口商品總值11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和5.8%;出口清單1793萬票,出口商品總值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和4.4%,各項業務持續穩定發展。
自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鄭州跨境電商試點工作,殷切勉勵朝着「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邁進以來,鄭州海關不斷加強制度創新、堅持科技先行,助力跨境電商朝着總書記提出的目標不斷邁進。
首創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模式,將此前「海淘」15天左右的到貨期縮短到3天左右。探索建立以電商企業為單元的跨境電商正面監管制度體系,對電商企業信用等級劃分為三個級別,針對不同信用等級企業實施差別化管理措施。此外,鄭州海關還先後報送多模式綜合監管、「嚴進優出」等跨境電商專題制度創新案例,支持大型電商開展跨境電商「轉口貿易」,豐富跨境電商模式。截至目前,鄭州海關已率先提出15項創新監管點,其中10項創新內容被海關總署及相關部委採納並複製推廣。
以「嚴進優出」模式為例:根據網購保稅業務的特點,進一步加大對前期入區環節的監管力度,主要針對入區商品的實貨查驗和庫存管理,嚴密監管,確保風險不後移,做到「嚴進」。同時,在「嚴進」的前提下,去繁就簡,優化出區監管流程,取消對申報清單的布控查驗,通過風險研判實施抽核,做到「優出」。該措施進一步提昇了監管效能,大幅縮短了通關時效,尤其是包裹出區的時效由3個小時縮短到「秒通關」,獲得各方好評。
信息化建設是推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一環,鄭州海關充分藉助現代技術手段,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減負、提質、增效。以跨境電子商務通關相關信息化系統為例,現在已具備完善的物流、賬冊、備案、查驗等環節的自動化處置功能,極大減少了低效的人工處置,提高了通關效率。目前,系統單日處理峰值達324萬單,每分鐘處理數據能力由30條提昇到1600條;車輛進出卡口時間縮短60%;精簡貨物申報事項124項,一體化申報率提昇至80%以上;進出口商品檢驗、後續處置從6個環節合并為3個環節。鄭州海關建立起的全國第一個商品備案數據庫,已實現報關單放行後所有商品自動備案,5年時間累積了近30萬種商品的名稱、規格、歸類等商品數據。
同時,鄭州海關還通過信息的互聯互通,推動跨境電商進一步朝着「智慧監管」的方向發展。在企業監管方面,遵循「誠信守法便利、失信違法嚴懲」原則,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根據企業的經營和守法情況,對企業的各項監管參數進行動態調整,助力誠信守法,懲戒失信違法,促使電商企業加強自律合規經營。在訂購人身份信息核實方面,有效利用本地身份庫信息和公安部門聯網信息。以經銀行系統與公安部門聯網驗證的方式為輔、以本地系統內沉澱的已經聯網驗證的數據為主,對全部訂購人身份信息逐票驗證,有效確保所有身份信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