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王艺桥 报道:从辽宁省人大6日发布的该省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在辽宁中小学普遍存在。该省将创新监管方式解决教师违规补课问题,并通过奖励举报人等方式有效查处各种名目的违规补课,对诱导、胁迫或变相胁迫学生参加补课的教师实行零容忍,一旦查实,严肃处理。
据介绍,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情况一直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省人大高度重视的问题,从今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辽宁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分赴沈阳、抚顺、本溪、铁岭四市,对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辽宁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方面存在校外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过多过乱,“提前教学”“超纲教学”等严重冲击学校的正常教育;校内课后服务未全面开展,导致很多学生走向校外培训机构;高额的补课费用,成为普通市民家庭的最大支出;中小学生因负担过重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堪忧;个别公办教师仍然铤而走险违规补课等五大问题。
为追根溯源,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调研组深刻剖析了辽宁省中小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具体原因:“以分为本”的高考指挥棒是造成补课风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不同社会群体对教育资源的多元化需求是补课热难以降温的重要原因;对校外培训机构多头管理、整治不力也是学生课外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政策不明晰经费难解决导致校内课后服务难以有效开展;偏颇的社会舆论导向助推补课风蔓延;利益诱惑和违规补课难以查处导致个别教师违规补课。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向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大力推进高考改革和正确舆论导向使人们认识到“以分为本”的严重危害,把教师和家长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有效规范,从严制定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国务院2018年8月6日下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将具体的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权下放给了各省,辽宁省应抓住契机,由省政府出台最严格的设置标准,严查校外培训机构“强化应试、超标教学、超前教学”行为;鼓励和支持广大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广大家长的诉求,允许学生在校上晚自习,允许家长委员会聘请教师为学生答疑,自愿缴纳必要费用;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通过“名师云课堂”、鼓励教师制作“微课”等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作用,解决一些学生“课上吃不饱、课后消化不了”的问题。
同时,辽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要通过大力推进高考改革和扭转舆论导向,把教师和家长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同时有效规范,从严制定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广大中小学校结合实际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