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李银明 通讯员 黄伊利报道:“欢迎进入夏日狂欢之干杉CAMP!”随着长沙县七中营地社社长、致远5班学生朱佳俊大声宣布,干杉中学初一年级134名学生将第一次体验到流行于欧美国家精英教育当中的营地教育。他们将在为期两天当中,在县七中“导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一场营地活动,提升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营地教育是一种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营地教育在中国算是一个新兴事物,方兴未艾。
营地教育起源于1861年,华盛顿地区一所学校的校长费雷德里克带领整个学校的师生一起进行一场为期两周的远征,学生和老师们一起远足、露营、划船、钓鱼、打猎。营地教育发展到现在,据美国营地协会(ACA)统计,美国有1.2万多个营地,每年服务超过1000万名中小学生。世界营地协会(ICF)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有5.5万个营地;澳大利亚是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最紧密的国家,营地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日本有3500多个营地,每年超过300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营地教育活动。
为什么国外如此重视营地教育呢?长沙县七中营地指导老师陈灿介绍,因为好的营地体验可以发展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社交能力、独立和领导才能、尝试的意愿和探索精神以及品格发展。
如何将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长沙县七中有着自己发现和创新。他们从学生营地成长路径(营员—营地导师助理—营地导师—营地导师培训师)、教师营地角色(营地旁观者—营地参与者—营地组织者—营地管理者)、营地理念融入课堂(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着手,形成了独特有效的教育模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接待来访者或走出校园传播教改理念不下百次。
“我们是小猪佩奇队,我们的口号是‘东风吹战鼓擂,小猪佩奇怕过谁’。”简单的开营仪式后,县七中的志愿者们将干杉中学的三个班级、134名学生分成12个小组,小组迅速开展团建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迅速破冰,取好队名、制作队旗、想好队歌和口号,随后进行展示,拉开了营地活动的序幕。
“很好玩,我们成立了一个团队,然后人人都为了这个团队作战。”干杉中学214班的胡鑫哲告诉记者,“每一个游戏或者挑战,都需要每一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甚至是奉献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例如,在‘人类进化’的游戏中,我想牺牲自己帮助我们的队伍获得成功,虽然最后失败了,可是我赢得了团队的尊重,感受到付出的快乐!”胡鑫哲说。
营地教育开展不到一天时间,干杉中学校长封善刚就观察到了学生的变化,“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积极展现自我,并通过参与和反思,发现自己在团队当中的价值。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次的营地活动也是一次教育实践体验,我发觉如果尝试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而不是先入为主把一些学生打入另册,就会发觉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学习潜能。”
在干杉CAMP中,12个小队的导师们要带领团队、组织活动、鼓舞队员、发展队员的能力,对于导师的要求很高。导师都是老师吗?不是。记者了解,此次干杉CAMP全部由县七中高一致远五班的36名学生策划、组织。
“去年刚考入长沙县七中高一,我们有幸进入悦读致远教改班。悦读致远教改班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营地教育。我们在营地教育中成长、发展,逐渐由学员向导师转变。”致远五班的柳如冰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营地教育受益,现在要利用营地教育服务更多学生。”据了解。长沙县七中创造性的将营地教育引入校园,与学校教育深度结合,开拓了低成本的教育创新模式,让普通学校的广大师生在校园内就能享受到营地教育的美好。去年6月,也是利用放假时间,七中营地社45名学生志愿者为黄兴中学500多名初一学生提供了为期一周的营地体验服务。
“活动超出了我的想象,原以为只是老师带我们玩玩,没想到是哥哥姐姐这么有规划、有组织、有层次感的行动。”干杉中学初一学生叶晴说,“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味、有挑战、有情感,让我觉得除了手机,我们还有更多更美好的生活元素。”
“此次活动也是对学生能否成为合格小导师的一次检验。”陈灿说,一名优秀的营地导师要具备耐心、公平、幽默感、自控、诚实、热情等诸多特质,而致远班的这些学生正在实践中逐渐拥有和具备。
第一次担当营地活动的导师,县七中高一学生李慧琪特别兴奋,她告诉记者,“开始他们还有陌生感,放不开,不敢表达。我就耐心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不要怕失败,失败了就重来。”看到同学们很快融入团队活动,玩得特别嗨,表现特别棒,她觉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