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黎平:“千牛同耕”展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旅游脱贫增收

2018-05-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美丽的梯田风光

“千牛同耕”传统农耕展示活动现场

村民正在犁田现场

  【香港商报网讯】通讯员 杨代富 记者 黄庆松 报道:5月19日至21日,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举办“千牛同耕”活动,按照耕作习俗,家家户户开田犁耙,山沟里、梯田上,壮观的牛耕场景,如一幅古老的农耕文明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亲临现场参与体验,助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增收。

  据了解,尚重镇洋洞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西北部,这里侗族文化浓郁、生态文化和谐、农耕文化保存完好,人们依山而住、逐水而居,村寨里男女老少相信灵魂不死、万物有灵,敬天爱人,崇尚自然,家家户户饲养耕牛,至今仍然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过着“饭养身、歌养心”的悠然生活,被外界誉为“中华农耕文明”遗产地、“最后牛耕部落”。有很多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人选择到洋洞村牛耕部落当志愿者。洋洞成为他们深切渴求释放心灵的栖息地,成为他们“有山作伴,有水为邻,有花可赏,有树乘凉”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该县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战略行动,立足文化优势和生态优势,一手抓文化旅游“井喷”工程,一手抓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聚焦绿色农业,打造有机大县,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各村寨开发有机农产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脱贫新路。

  洋洞村抢抓机遇,打造有机小镇,2017年3月率先创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全村1397户5376人抱团发展,拥有耕牛1019头,创建形成了25平方公里有机农产品示范区。6000多亩耕地,远离化肥、农药,按“耕牛+稻鱼鸭”“耕牛+草药”等方式进行耕种,让传统的农耕方式保留下来,也让这种最原始的乡愁在深山中保存,而且通过老稻谷配上传统的牛耕方式产出的稻谷,亦能增加全村村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合作社通过建立“农村生态圈”+“城市生态圈”的管理和运作方式,2017年合作社区域内的4500亩耕地对胭脂紫米、小麻红米、香禾糯等18万斤营养稻米类进行生产和加工销售,按38元/斤计算,产值达680万元,使本村1397户社员户均增收5800元。2017年以来,旅游人数达 6.7万人,旅游收入约530万元。

  “晚上在这里住特别凉爽,特别宁静,青蛙叫起来特别好听,我非常喜欢。”来自广东的游客吴先生很享受地坐在牛棚客栈的廊凳上说。

  一位来自贵阳的摄影爱好者陈女士激动地说,这地方太美了,比人间仙境还要美,空气特别新鲜,植被非常完好,云雾缭绕,梯田层层,这么多人牵牛在田里干活,画面感特别美。

  此次活动期间,在尚重镇洋洞村,除了开展“千牛同耕”传统农耕展示活动外,还开展拦路迎宾、琵琶歌展演、耙田比赛、中华农耕生态文明复兴“在路上”文艺晚会、吹芦笙、跳芦笙舞、长桌宴、“三亲”教育生态村建设研讨会等系列活动,鲜活生动地向游客们展现了千百年来当地农耕文明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游客亲眼见证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令游客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不少游客慕名到洋洞村旅游,携家人一起前来休闲度假,感受农耕文化,体验‘牛棚客栈’美妙的牛哞哇鸣。我们想通过这种传统的农耕方式,展示我们黎平的生态农业,抢救古老的水稻品种,并让它保留下来,使产生出来的农产品能够卖出个好价格,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老百姓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脱贫致富。”黎平县科技特派员、牛耕部落创始人杨正熙说。

[责任编辑:仇佩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