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通讯员 赵盼弟 报道:今年来,沿河自治县思渠镇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两大战略、三张名片、四项行动”总体思路,全力构建“一镇二线三园四区”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强基础,筑牢阵地聚民心,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民心党建+宣传引导 筑牢干群思想阵地
在政府大院、学校内外、S411沿线、黎芝峡景区、村级活动场所等重要区域,利用网站、微信、宣传栏、横幅标语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强化党建宣传。同时,该镇各村支部利用干群连心室和农民讲习所,开展宣讲会,邀请联系领导上党课,邀请市、县专家为群众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基层基础不断筑牢。
由镇党委书记牵头,为党群支部党员干部上党课,及时召开村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规范各支部开展“三会一课”,联系领导定期赴所在村支部上党课,并不断创新形式,通过观看爱国电影、纪录片、参观革命基地等形式,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针对基层党组织缺乏后备发展力量的问题,思渠镇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重点对农村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进行重点引导,吸引优秀人员加入到党组织。
同时,镇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对2017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村级党支部书记年终绩效一律不得评为一等,2018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支部,村支书年终绩效将为零,镇党委也将对支部书记作出处理。积极开展党员发展的专题讲座,对全镇支部书记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举措,压紧压实责任,切实解决党员发展难的问题。
民心党建+阵地建设 党建阵地不断强化
通过排查,全镇部分行政村缺乏村级活动阵地或阵地不达标。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现状,思渠镇党委与县委组织部对接,利用县级平台公司融资修建村级活动阵地政策,自我加压,按照新建50万元/村、改扩建30万元/村、维修10万元/村的标准,在21个村同时启动村级活动阵地建设(17个新建和4个改扩建),高标准打造村级服务阵地,实现了29个村居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同时,申报全市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点2个,县级示范点2个,突出思渠特色,打造党建亮点,为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民心党建+旅游扶贫 绿了青山富了百姓
2017年至今,思渠镇黎芝峡景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也是基层党建不断强起来和群众富起来的过程。
黎芝峡景区开发主要涉及思渠镇上庄村171户657人和下庄村181户748人。景区开发前,上、下庄村村级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发展党员困难等现象。景区建设启动后,村支“两委”的发展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党员群众参与到S411修建和景区建设的有500余人,年收入均增加6000余元;同时,对村容村貌也进行了改善,共立面改造房屋216栋,群众也参与到景区管理中,从事保洁、交通运输、零售业的群众达500余人。
如今,上庄村村委会主任冯进华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义务为景区拉运垃圾和做好送水服务,群众也纷纷跟进,共同保护美好家园,绿水青山得到了有效保护,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民心党建+产业扶贫 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思渠镇紧紧抓住产业扶贫机遇,用足用活用好扶贫政策,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第一书记作用,发动党员率先垂范作用,积极投身产业建设,在扶贫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大突破。
在S411沿线,村支两委班子发动群众,配合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发展2000余亩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银杏产业,受益贫困人口126户404人;在一口刀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9名党员率先将土地流转出来,并做好群众工作,发展李子产业650余亩;在大毛丫发展茶叶基地2000亩,党员带头管理管护,并支持参与建立加工厂房1座;在蛟溪村种植油菜600亩,在红岩村发展魔芋基地150亩和猕猴桃基地100亩,等等。
在马福元、幸元、高山、光荣4个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共计480立方米;完成了民田至上庄、思渠至高毛2条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启动了大面坡至荷叶、思渠至高山、瑞石至洞仙、洞仙至坪江3条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切实做好和星、上庄、下庄、一口刀等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依托大数据平台,大力推进农村淘宝、邮乐购、贵农网等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全覆盖,拓宽“土货”进城渠道。目前,在思渠镇塘堡、上庄等村已建成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5个。产业发展到哪里,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先锋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群众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民心党建+春晖行动 凝聚人心共谋发展
思渠,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依靠乌江黄金水道,不少人走出大山,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思渠镇党委充分利用这一人才资源,创建春晖社,组建乡贤会,创新利用各类政策,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为他们回报家乡、反哺故土创造平台。
和星村创业青年张超,本来在外创办企业,得知家乡在开展脱贫攻坚时,毅然回到故土和星村发展种养产业,并发动朋友张勇、田琼英等12人,集资创建“和星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渔业4158平米,养殖种草面积近30亩,带动了20余人就业。
除了张超外,还有田茂祥、田爱明、田福强等人,他们回到家乡或创办企业,或捐资助学,以不同的形式为家乡的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注入了新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