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李銀明 通訊員 劉從武 廖澤華 彭月秀報道: “今年清明節真是不一樣,墳山沒聽到一聲鞭炮聲,沒見到一點山林煙火,我活了這么多年還是第一回見到。”4月8日,湖南省宜章縣五嶺鎮84歲高齡老人歐鳳英說。
祭祖掃墓車來人往,青山綠水間不見煙霧繚繞、不聞鞭炮聲聲,森林防火實現了“零火警”“零火情”“零火災”的“三零”目標,一改過去清明期間“煙繞繞、灰蒙蒙、轟隆隆”為現在的“天藍藍、山青青、靜悄悄”,創造了曆史最好成績,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森林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改變不科學的陋習、文明祭祀正逐步形成。
清明節森林防火形勢嚴峻
清明節前後,既是上山踏青的好時節,也是祭祖掃墓的高峰期。宜章縣地處湘粵邊界,東為羅霄山脈尾脈,南為南嶺山脈中段,是典型的山區縣,是省級重點林區和一級森林火險區,這裏掃墓燒錢紙、燒香蠟燭、燃放煙花爆竹等祭祀傳統習俗已成百上千年,而這個季節高溫、風大、枯草枯葉多,極易引發森林火災,因此,清明節往往成為山林火災的高發期。
宜章縣是“中國紅炮之鄉”,南部鄉鎮是產紅炮主產區,燃放煙花紅炮成本低,掃墓燃放更為“瘋狂”,大量燃放錢紙、高香、大蠟燭、紅炮、煙花等成為習慣。有些老板甚至以“孝子賢孫”名頭,“競賽式”地燃放煙花、紅炮,常常引以為自豪,但卻引發了大量的山林火災,而且由於家家燃放、人多情況複雜,難以查獲山林火災源頭,造成無顧忌地年年燒山、年年燃放,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破壞了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甚至造成人員傷亡,教訓非常深刻。清明節森林防火一直是該縣的一大重點、一大難點,更是一大痛點。
強勢開展清明森防宣傳攻勢
推動文明祭祀、保護生態環境刻不容緩。該縣按“不響一聲炮、不冒一縷煙、不燒一塊山”的總體要求,提前謀劃、強化宣傳,堅持土洋結合、大小結合和幹群結合,做到層層召開會議,早宣傳、早發動,營造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宣傳攻勢,使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深入人心,使禁火政策和文明倡導家喻戶曉。
該縣為全縣護林員配備了流動宣傳廣播,每天到村頭巷尾進行流動播放,並通過“村村響”廣播全方位宣傳《禁火令》和《文明祭掃倡議書》,制作橫幅和警示牌;刷寫固定標語、張貼通告及標語4000餘條,運用宣傳車、銅鑼隊、小喇叭、微信、LED顯示屏等方式大力宣傳《禁火令》。全縣公職人員簽訂了《2018年森林防火工作承諾書》,安排至少一天時間回原籍就清明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錢紙等文明祭掃進行宣傳告知,監管家人並督促親朋好友不野外用火。通過“小手牽大手”,學生轉告家長清明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焚燒錢紙、蠟燭,學生爭做森林防火的宣傳者和監督者,收回家長簽收倡議書回執11萬餘份。系列宣傳,讓禁火令和文明祭祀倡議深入人心,群眾覺悟大大提高。轟轟烈烈的全覆蓋宣傳,盡力取得群眾的理解配合,減少了對立面,為後一步的打擊個案、守墳山路口收繳燃燒品打下基礎。
同時,清明節前期,組織縣安監局、縣公安局、縣食藥工質局、縣城管執法局等單位,在全縣就加強清明節期間煙花爆竹、香紙蠟燭的管控,進行突擊整治。通過打擊部分野外用火典型、收繳部分非法煙花爆竹賣家,在媒體宣傳曝光、在各微信群中轉發,打防懲治結合,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討論。據悉,清明節期間,全縣共查處各類涉火案件6起,行政拘留5人,罰款1人,警告1人,對違規用火行為起到了強大的震懾作用和教育作用。
守好山林火情“最後一道防線”
為了守住“最後一道防線”,該縣多管齊下,對全縣的重點山頭、重點墳山、重點人員以及重點地段和路口進行了摸排,掌握了清晰的工作底子,並全部建立了工作台賬。對摸排出來的735處重點地段和路口,從縣、鄉、村三級抽調3735人,從4月3日起,開展值守、清繳煙花爆竹香紙蠟燭等野外火源管控工作,按照“1+4,1+5”模式即“一個重點地段和路口調配至少4名人員蹲守”,嚴格執行“四禁”和“三清兩到位”工作。縣公安局在各派出所現有警力的基礎上,另行抽調150名民警負責處置“突發事件”做到守住山頭、墳頭,把好村口、路口,堅決杜絕一切火源入山。清明節期間全縣各執勤點共排查車輛15萬餘台次,成功勸導22萬餘人次,收繳和置換煙花600餘個、爆竹1200餘個、紙錢2400捆、香燭1800餘把,切實有效地清除了火險隱患。
同時,結合全縣戶數,花費40餘萬元訂購了20餘萬朵鮮花,制定分配方案,在清明期間(4月3日-5日)分發到了各鄉鎮站卡執勤點,置換群眾帶入林區用於祭掃的煙花爆竹、蠟燭紙錢等祭祀用品,切實清除火險隱患,取得良好效果。
推進文明祭祀“邁出第一步”
該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多措並舉做好森林防火工作。3月底宜章縣文明辦發出《文明祭祀倡議書》,在全縣媒體、市場、路口發放,提倡用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道路的兩邊,賣鞭炮、蠟燭、紙錢、冥幣的攤位不見了蹤影。鮮花攤主楊大媽說:“我賣鞭炮紙錢10多年了,今年市民響應號召鞭炮紙錢沒人買,所以改行賣花了,生意還不錯。”58歲的李先生與老伴一邊買花一邊高興地說:“不燒紙錢、不放鞭炮,改用鮮花祭掃,我覺得這種方式很好,我支持!”
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節沒有了滾滾的濃煙、聽不到此起彼伏的煙花爆竹聲,更多的人選擇用鮮花、紙花、絲帶、植樹來祭奠親人,該縣今年的清明節第一次出現“清明”景象。群眾改用鮮花、紙花等健康、文明、平安的方式祭祀。
“然而,還有少數群眾受傳統風俗習慣影響,仍然希望燃放錢紙蠟燭、煙花爆竹的祭祀方式,我們將繼續抓好文明祭祀宣傳倡導、抓好野外用火管控,實現山青水綠、清明清朗。”縣委書記王建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