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生鲜超市买菜
小区周边扎堆开业 比菜场干净比商超方便
生鲜超市江城尝“鲜”零售业下个风口
文/本报记者戴辉 通讯员王璐 图/本报记者万多 实习生费斯聪
细心的市民发现,三镇街头忽然冒出许多生鲜超市。有别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它们大多有着靓丽醒目的招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果蔬鱼肉,还播放着背景音乐,让买菜变成一件很享受的事。
记者从武汉市农委获悉,今年江城新增的品牌生鲜超市达500多家,发展速度前所未有。零售业网红、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近日宣布,下月将在武汉开第一家店,正式杀进武汉生鲜市场,而另一家生鲜连锁超市也计划两年在汉开50家分店。
生鲜超市快速扩张的原因是什么?市场前景如何,背后还有哪些隐忧需要消除?楚天金报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一条街开了5家生鲜卖场 优惠促销吸引人气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青山和平大道的超马鲜生卖场,开业仅几个月,但人气颇旺,除了蔬菜,还有水产、粮油、禽蛋等农副产品销售。猪肉、蔬菜价格和周边集市差不多,但有的品种做特价吸引人气。比如干豆丝3.68元一斤,比粮油批发市场还便宜10%。熟花生6元一斤,也比集市便宜15%,还有不少顾客在选购1.9元一斤的莲藕。“这里蔬菜总体不贵,有的还比集市便宜,小白菜2元一斤,猪肉有时做活动也蛮实惠,集贸市场离我家走路要10多分钟,而这里出小区就是,另外购物环境也比集市好,下班带点菜回家挺方便。”家住江南春城小区的罗女士对记者说。
而离此不远的八大家花园附近还新开了几家生鲜超市,促销活动此起彼伏,比如鸡蛋30个仅售18元。一生鲜超市员工向记者介绍,这里的蔬菜为了保持新鲜度,每天都是凌晨进货,直接从武汉周边的蔬菜基地运菜进城,莴苣叶、白菜甚至还带着露珠。
在洪山区友谊大道从工业大道到工业二路,记者发现新增了四五家生鲜超市,生意也挺不错,主要是中老年人在买菜。在一家晓斌生鲜连锁超市,一些促销的水果、蔬菜摆到门口吆喝,价格比旁边集市便宜。在武昌中北路东湖复地到锦绣江南短短几百米的一条街上,竟然连开不同品牌的5家生鲜超市。
记者获悉,全国首家支付宝会员生鲜实体店盒马鲜生也计划下月在武汉开店,主营生鲜、价格亲民、方便快捷,可在店里购买也可APP下单,半个小时送到家,不想自己做还可以当场加工,贴上O2O生鲜超市的标签。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特色是日日鲜,每天提供新鲜的蔬菜、猪肉、牛奶、酸奶等,坚持不卖隔夜菜,不卖隔夜肉,不卖隔夜牛奶,当天卖不完的蔬菜等产品全部下架处理,同时,盒马鲜生把所有的商品都做成小包装,力图今天买今天吃,一顿饭正好吃完。在武汉辐射半径是3公里左右的社区居民。
武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生鲜超市在汉火爆异常,至少新增500多家,其特点主要是扎根社区周边,以中小门店居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品种从蔬菜、瓜果到水产、畜禽等,涵盖整个农产品产业链。
新小区增多带来新需求 门槛低引来众多创业者
相对低廉的价格、新鲜的果蔬、优质的服务,让生鲜超市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突然冒出的生鲜超市业态,多数市民持欢迎态度。家住青山的曾女士对记者说:“平时工作比较忙,下班如果专门去菜场会耽误时间,小区周围增多的生鲜超市,买菜会更加便捷,加上生鲜超市多了竞争也激烈,价格也会降低。”
武昌一家生鲜超市负责人对记者说,做生鲜选址很重要,如果没有人流支撑,会难以持久,还有菜品的选择也有一定风险。他介绍,一般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生鲜店如果在旺街,一个月租金就要几万元,加上装修、人工等成本,一个月开销要接近5万元。
生鲜超市为何火?交通便捷与相对低价是主因。火爆的背后是需求旺盛,随着武汉新建小区增多,而配套的集贸市场没有跟上,居民买菜有些不便。比如在武昌黄鹂路附近,由于没有大型集市,不少市民还要乘坐几站路的公交车到东湖景园农贸市场买菜。而在新兴小区里,现代都市群体往往由于生活节奏快,不愿花费更多时间在买小菜上,如此开在中高档小区附近的生鲜超市无疑有了潜在的客户需求,当然租金等成本开支也大。
武汉市农委市场处处长胡体良深层次分析,生鲜超市火的另一个原因是与餐饮、服装店相比门槛较低,主要体现在投资不大,装修简单,一般一个店面除开租金,2万多元简单装修就可以开业。此外,经营生鲜超市入门不难,只要掌握进货和销售渠道,就会有现金流,即使亏损也损失不大,船小好调头。此外,相对于百货、副食等行业,由于生鲜属于每日快消品,顾客追求新鲜度,因此生鲜业受互联网冲击较小。
新开的多关门的也不少 生鲜行业将大浪淘沙
记者了解到,武汉新开的生鲜超市虽然多,但突然关门的也不少。比如青山有两家生鲜连锁超市,开业不到两月就关门大吉。
胡体良分析,随着武汉大拆大建,新建小区增多,作为便民利民的市场补充,生鲜超市的出现扩大了消费群体,为那些没有时间去早市、又没时间去超市买果蔬肉食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但是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当价格不占主导地位时,产品质量与个性化服务将成为取胜的关键。一旦多品牌生鲜超市激烈竞争后,可能会产生不良竞争。因此生鲜超市要开得持久,树立品牌也很关键,店面越多,品质越好,越容易被消费者认同。
武汉蔬菜专家朱林耀认为,蔬菜经营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很大,并不是一开就赚钱。虽然生鲜超市由于进货渠道多样,加上进场费可能比一般超市低,但同样也有风险,需要从业者充分了解周边居民的需求,比如只选择利润较大的青菜上柜,而购买者寥寥无几,最后只得腐烂扔掉,这无疑就会亏损。
武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盒马鲜生、天天鲜等连锁超市品牌大举进入江城,生鲜超市的新一轮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展开,其业态面临大浪淘沙。可以预见,单体店、夫妻店经营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在采购价格上不占优势,配送成本也会比较高,拼不过连锁店。生鲜超市只有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才有竞争话语权。
加强市场监管多管齐下稳定菜篮子
面对蓬勃发展的生鲜超市,不少市民反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有的生鲜店开业时价格低,等顾客充值预付卡后又调高价格,还有的店面经营假冒伪劣的农副产品,有的店面蔬菜残留检测形同虚设等。
武汉市民每天消费蔬菜500万公斤、生猪6000多头、水产品80万公斤、禽蛋50万公斤,其中消费的75%以上蔬菜、50%以上生猪、60%以上家禽和鲜蛋、80%以上水产品来源于市内生产。
专家认为,现在的连锁生鲜超市直接从原产地入手,其规模化的销售终端将远程采购的运营成本有效稀释,省掉中间环节,意味着更低的进价,但相关部门更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比如管理部门引导商家采取菜品全程可溯监管,并定期检查生鲜超市的农残检测。
记者从武汉市农委获悉,为防止在蔬菜供应紧张的特定时段出现价格波动,已在推进蔬菜直通车、社区便民店和电子菜箱等新型业态为主的“三进工程”。截至目前,已开通蔬菜直通车150台,铺设了一批电子菜箱,新建社区蔬菜便民店400多家,同时还强化了菜篮子供给应急机制,建立了重要节假日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和蔬菜市场价格应急调控制度,在蔬菜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按照市菜篮子领导小组规定的低于市场的指导价格进行销售。
胡体良介绍,目前已出台了《武汉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菜篮子产品生产中使用,保障市民农产品消费安全。同时他提醒市民,在选择生鲜超市预付卡消费时要慎重,尽量选择有品牌和信誉度的店面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