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母亲河——赣江
美麗江西的治水經
「河長制」升級版開啟江西治水護水新時代
【香港商报网讯】今天,中國治水理念和實踐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長制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展現了中國智慧。2015年11月,江西省率先在全省實施河長制,2017年初,又以推進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兩年多來,河長制工作成為推進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在江西,全面實施河長制創造了河湖整治與管理的新經驗,并為當地百姓帶來生態紅利,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百姓致富的「決勝武器」,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江西水利改革發展的江西水利故事,值得大書特書!香港商報記者郭美勤 黃穎
贛東北兩條母親河之一的饒河,一道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風景。
一盤棋下的責任軍令狀
2017年10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已經中央批准,賦予江西為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索典型經驗和成熟模式的重任。「河長制」,就是基於國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和河湖生態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催生的一項以改善河湖生態環境為目的的體制機制創新。
自古以來,中華水文化史上就流傳下了關於治水的眾多英雄事蹟和傳說,從鯀、禹治水,李冰興建都江堰,江西的許遜降龍除水患等故事中就流傳下來的治水嚴厲的責任追究和水利責任主體,也為歷代所借鑒和重視——「河長制」,自有其源遠流長的傳承與弘揚。
地處長江之南的江西擁有豐富而優質的水資源,境內五大水系,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771條。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強調,要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加強和深入實施河長制,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
2015年底,江西全面啟動河長制,率先在全國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為總河長、副總河長的高規格組織架構,基本建立起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基層村組社區設立巡查員、保潔員。
兩年多來,江西的河長制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特別是在河長制體系構建、制度建設、專項整治、宣傳引導等基礎性工作上紮實有效,被國家水利部多次點贊,并作為典型在全國範圍內予以推介,20多個省份先后到江西學習考察。
這是江西省浮梁縣投資3億元打造的一道集生態樣板、旅游觀光、健身休镕、瓷茶文化、防洪保護於一體的城市風景線。
2017年,江西以推進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著力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形成了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江西水利改革發展的共識,多項工作創下全國率先——省市縣鄉四級方案的修訂出台全國率先;河長辦專職副主任的設置全國率先;表彰激勵制度的設立全國率先;河長制考核結果的公布全國率先;工作思路的升級全國率先。
今年2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贛府廳發【2018】9號文正式印發《江西河長制工作省級表彰評選暫行辦法》,標誌著全國首個河長制工作省級表彰辦法正式出台。
肩負使命,挺立潮頭,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盤大棋下,保護贛鄱大地河湖安瀾,江西河長制「升級版」大手筆寫活水文章。
一個難題的攻堅升級戰
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羅小雲介紹,打造河長制升級版,主要圍繞「思路升級、制度升級、能力升級、行動升級、宣教升級」,從而達到河湖流域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綠色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生態系統質量顯著提升、百姓安居樂業、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
看似表述上「升級版」三個字的變化,落實到踐行中,是在河湖管理和保護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在生態治理、綠色產業發展上有突破的一條全面提升之路。思路升級,啟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促轉型」;制度升級,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體制,使制度執行「真落地」;能力升級,加強河湖保護管理「長效化」;行動升級,推進突出問題整治「見實效」;宣教升級,營造群防群治,強化意識「凝合力」。五大升級,構成了新一輪河長制升級版的內核,持續推動著江西河長制的全面深入。
隨著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江西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修訂)》和《關於以推進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打造河長制升級版的指導意見》文件的正式印發,全面推行河長制被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况考核,考核內容納入省政府對市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和生態補償考核機制。
據了解,河長制「升級版」以流域為單元,整合流域內水利、環保、農業、林業、交通、旅游、文化等項目,打捆形成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2017年,江西省啟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試點工作,計劃到2020年,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作全面鋪開。羅小雲表示,實施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將統籌推進流域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協同推進流域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實現生態與富民雙贏。江西的河長制工作,也實現了高點定位「見河長」,水陸共治「見行動」,問題整治「見成效」。
江西省河長制省級責任單位通過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及信息簡報等平台,形成較好的協作聯動機制。
其中,2017年全年各級河長巡河24萬多人次,其中省級河長巡河10人次,市級河長巡河356人次,縣級河長巡河4277人次。省級責任單位和地方政府上下聯動,全力推動清河行動專項整治持續發力,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大小河流一天天活起來、健康起來,水域水質持續向好,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一湖清水的治理生態鏈
鄱陽湖流域面積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6.62%,鄱陽湖流域的治理,一直是江西的突出重點和難點。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近年來,江西省在深入總結山江湖工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統籌山江湖開發、保護與治理,探索大湖流域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模式,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樣板區。江西省推進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思想,以流域為單元,統籌采取綜合措施治理保護,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包括開展鄱陽湖流域水生態空間管控、水資源用途管制、水生態保護修復、河湖水生態系統監測監管等。在此過程中,江西統籌抓好河湖健康工程,鞏固提升河長制,全面實施湖長制,建立河湖管理保護問題清單,加大問題整改力度,確保管得住管得好,全面建設清潔型、生態型河湖。
江西省長劉奇強調,打造河長制升級版,要體現標本兼治,在流域綜合治理上有新作為。2016年,江西創新開展以清潔河流水質、清除河道違建、清理違法行為為重點的「清河行動」,重點實施工礦企業及工業聚集區水污染整治、城鎮生活污水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等10項行動。2017年,全省「清河行動」繼續深入持續開展,將之前的10項專項整治升級到14項。總河長鹿心社、副總河長劉奇以及7位省級河長切實履職、率先垂範,帶頭深入河湖水域,現場巡河查找問題,省級各責任部門抽調精兵強將開展專項檢查,各地政府認真進行自查自糾,整治的範圍更加全面,整治的手段更加徹底、整治的效果更加明顯,不少河流水質明顯好轉,生態修復初見成效。如往年污染嚴重的樂安河鄱陽及萬年段,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整體性變化,絕跡20多年的頜針魚也大量回歸。
與此同時,「全民治水」也成為河流長治久清的一個重要模式,「民間河長」成為治水的重要力量。江西推廣民間河長、志願河長等模式,吸納民間「掌門人」參與其中,他們住在河岸,每天看著河或者用著水,一旦發生水質有變化,隨時隨地進行報告,猶如每條河流裝上了電子眼,既監督政府的治理工作,真正讓河長制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更可以直接參與到治理的具體工作、尤其是水污染現場的巡查、舉報、監督、治理之中。
靖安縣開展「清河行動」,如今一河清水成為了靖安的「金名片」。
一個綠省的生態富民夢
以「河」為貴,以「綠」為榮,江西省積極踐行生態脫貧、生態富民理念,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守住「綠水青山」建設「金山銀山」,創新河湖管護體制機制的實踐,以河長制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轉型升級,讓江西從「面子」到「里子」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散發出無窮的魅力。
位於湘鄂贛邊界區域的武寧縣,天生好山好水,尽管這里不沿長江,不通鐵路,經濟欠發達,但是,2011年以來卻主動關停了40餘家環保不達標企業。壯士斷腕換來的不僅是武寧「空氣質量國家一級;地表水質國家二類以上;庫區水質全省之首」這樣靚麗的成績單,還內化成了人的綠色素養,外化成了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被譽為「東井岡」的吉安市青原區,發揮水利優勢,積極發展現代休镕農業,目前已擁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48家、家庭農場170家,帶動2.3萬戶農戶在產業鏈上實現致富,社員人均年收入增加1.2萬元。
宜春市靖安縣是全國首批河湖管護體制創新試點縣之一,如今一河清水成為了靖安的「金名片」,藍天碧水青山相映生輝,吸引了眾多大客商、大項目前來,有集農旅、醫養、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有休镕度假項目,有香樟林養生養老基地,還有大型旅游項目正在興建。
此外,江西還創新治水思路,通過「河長制+精準扶貧」和治水轉型,助推群眾脫貧致富。位於贛江源頭的石城縣,積極探索「PPP+貧困戶」管理模式,采用外包模式,將河道保潔發包給環保公司。公司安排專職環境衛生和河道保潔員,優先聘請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城鄉、河道保潔治理工作,并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落實分村分河段負責制,流域面積小、安全系數高的河段由貧困戶負責。贛縣區在長村河流域打造了五雲千畝蔬菜采摘園、樟樹坪星星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和夏潭村甜葉菊育苗基地,發展起休镕觀光和體驗農業,帶動了462戶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有了綠水青山的基礎,各地都鉚足干勁,讓條條清渠釋放更多的「治水紅利」,推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實現生態與富民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