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金會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會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付彥華 實習記者張曉磊報道: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具體安排。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委農辦主任、省農委主任王金會深受激勵鼓舞,深感責任重大,“李克強總理的報告和十九大精神高度契合、一脈相承,我完全贊同、非常擁護。我們要認真落實報告部署,堅決貫徹總書記對龍江提出的‘堅持發展現代農業方向,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重要指示要求,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既要在產能上站排頭,還要在產品品質、農業生態、綜合效益和農民收入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優質“種”出來 實現產品好
近兩年黑龍江省調減玉米面積3400萬畝,特色作物面積發展到 1741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發展到7600萬畝,實物總量4100萬噸,為黑龍江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王金會稱,要進一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把優質“種”出來,向品質好發力。大力發展綠色食品,讓老百姓吃得好。還要向安全性發力。嚴格“三品一標”管理,着力打造好龍江農產品品牌。
環境“護”出來 實現生態好
王金會強調,總書記給我們提出了把龍江大糧倉建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的目標要求。作為全國綠色有機食品生產第一大省,我們更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綠色興農戰略,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進農業優質化、綠色化、特色化,放大生態和資源優勢,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生態環境好是黑龍江的金字招牌,我們要重點解決黑土地保護、推進農業“三減”、利用好農業廢棄物三個問題,把環境“護”出來,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要素“用起來” 實現產能好
黑龍江的農業科技貢獻率已達66.5%,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96.5%,分別高于全國10.5個百分點和30個百分點;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突破20萬個。這是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王金會表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把要素“用”起來,在繼續推進農業機械化,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同時,要把關注點放在科技興農上,通過良種良法良技的推廣應用,加速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更要大力開展科技聯合攻關、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大力發展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產業“融”起來 實現效益好
王金會強調,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核心要把產業“融”起來,實現效益好。總書記提出抓“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是補齊黑龍江短板的一劑良方。我們認真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大力開展農產品營銷,大力推進農民創新創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了農村發展新動能。2017年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000家,带動基地面積1.4億畝,带動農戶340萬戶;全省農民創業人數150萬人,農民創業收入超過增強320億元。方向已明確,下步更要精准發力,努力實施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休閑農業開發、農產品營銷拓展、農民“雙創”縱深推進這“四個行動”。
王金會希望國家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在擴大黑土保護試點、秸稈還田、專用機械補貼、耕地輪作休耕、有機肥施用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
王金會建議,國家把黑龍江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重點地區,給予相關政策支持,推動黑龍江由農產品原料大省向加工大省轉變、糧食大省向食品大省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