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古城一角。

鳳凰藝術年展開幕式在沱江邊盛大舉行。

穿過霧靄的小舟,經過隱隱約約的白塔。

煙雨落鳳凰。
霞光漫江。
沱江邊的吊腳樓。
群山圍繞的一塊平原上,一條江水穿城而過,兩岸邊吊腳木樓鱗次櫛比,岸上青磚黛瓦的徽式民居坐落其間,蜿蜒起伏的石板街道勾連着小城的脈絡。
這座小城有一個美麗的名字——“鳳凰”。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這座沒有梧桐的小城,卻飛出了許多金鳳凰。
“鳳凰在沈從文的書里,在黃永玉的畫里,在宋祖英的歌里……”這是天下鳳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心中的鳳凰古城。在他的這段推介詞中,小城風流可見一斑。
2018年1月,在全國旅游工作報告中,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指出,“旅游競爭是市場之爭、資源之爭,更是品質之爭。當前,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日本等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將旅游業作為國家戰略加以優先發展,提升旅游發展質量,塑造國際旅游品牌,各新興經濟體也加大旅游質量發展步伐,全球旅游業競爭格局日趨激烈。在國際旅游競爭中不進則退,我們要真正在世界旅游舞台上唱響中國聲音,切實增強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彰顯中國旅游國際競爭力,不走優質旅游發展道路,做強中國旅游質量品牌,最終可能一切均為空想、奢想。”
在葉文智看來,發展優質旅游,就是要提供優質內容,用創新思維做好文化這張名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采訪了鳳凰藝術年展的策划者葉文智,將這台國際藝術盛會策划的台前幕後呈現給讀者。
放大古城“繪畫基因”
到達古城,已是午後。自霧靄沉沉的江面上望去,吊腳樓和民居飛簷的輪廓隱隱約約,黛山群繞中的小城,頗為安靜。
趕到定好的客棧放置了行李,李向群和他的女友就准備出門逛一逛。沿着蜿蜒的石街,一路走走看看,買一些小吃,挑一些民族飾品,拍拍停停。逛了三個多小時,他們選了一家魚粉店吃晚餐。至晚,李向群在江邊的酒吧坐坐。因為打算次日逛逛清晨的古城,所以到10點左右他們就回客棧休息了。只玩一個周末,他們得安排好時間,盡量多逛一些地方。
每年和李向群一樣,因為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來鳳凰古城的年輕人很多,都渴望在這里扯一把翠翠夢中的虎耳草。他們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開,像回味着一場青春的夢,嘗到之後便不再停留。
“旅游目的地的特質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其客源結構。”葉文智說,到莫高窟和到長隆水世界的游客是不一樣的,其產生的經濟價值也不一樣。
在2018年1月舉行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李金早也談到,以郵輪旅游、自駕車房車營地、低空旅游為代表的“海陸空”旅游新業態新產品不斷豐富,體育游、文化游、康養游、研學游等融合產品層出不窮,推動傳統觀光旅游向觀光休閑旅游並重轉變。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體。”葉文智表示,鳳凰古城要及時跟進旅游市場的變化,不斷創新豐富古城的內涵,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鳳凰古城,更久的留在鳳凰古城。
如果說,發軔于2003年的世界圍棋巅峰對決,是用“外科手術”將圍棋移植到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中;那麼,2017年9月舉行的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就是“中醫療法”,培育壯大這座古城原有的藝術基因。
鳳凰古城有“中國畫鄉”的美譽,曾誕生了中國最知名的畫家——齊白石的老师陳师曾以及國際知名藝術家黃永玉,每年有很多藝術院校的學生們來此寫生。鳳凰藝術年展的誕生,接駁了這條藝術文脈,將古城的繪畫基因放大,並頻頻發力。
1月7日,“自塑:筆道與心跡”2018中國當代油畫學術邀請展在鳳凰古城開幕,展覽持續至2月26日。本次展覽匯聚了國內18位藝術家的150件作品,涵蓋寫實、表現、抽象、綜合材料諸種形態,為觀眾呈現當代中國油畫的發展現狀。
“中國畫鄉”成“世界畫鄉”
“旅游創意有兩個方向:一是做爆款,像張家界玻璃棧道一樣,短時間內形成熱度;一是做精品,整合各方資源,做具備持續影響力的內容品牌。”葉文智說,“鳳凰藝術年展就是我們用工匠精神打造的一件精品。”
“鳳凰藝術獎在世界美術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葉文智表示,從頒獎儀式和頒獎典禮的氛圍,它已經超過了卡塞爾、格萊美和普利策。2017年10月底結束的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在世界美術界反響巨大。
“打造國際藝術小鎮,要有國際視野、國際元素,要把中國畫鄉變成世界畫鄉。”為此,葉文智聯合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報》網等國內最高藝術平台,整合國內外頂尖藝術家資源,匯聚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盧森堡、瑞士六國的19名藝術家的200余件作品,讓鳳凰古城從一開始就站在了國際性的藝術舞台。
世界級的國際藝術展覽多源起于古鎮小城,如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等均是如此。展覽雖身居古鎮,但其影響卻是國際性的,不少雙年展已經成為世界當代藝術創作的風向標。從此意義上來說,擁有千年傳統的湘西古鎮與當代藝術之間的聯袂,必然能碰撞出令人興奮而欣悅的新藝術火花。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向諾貝爾和奧斯卡金像獎這種規格出發,把鳳凰打造成國際的藝術高地。我們也希望把鳳凰古城建設成為像威尼斯一樣的、在國際享有盛譽的藝術小鎮。”葉文智說,“文化自信,藝術鳳凰,領跑中國藝術小鎮建設,鳳凰一直在努力。”
藝術不僅是鳳凰古城的皮,還將是鳳凰古城的骨。
葉文智介紹,打造鳳凰藝術年展,不只是做一個周期性的展會,而是將藝術產業落地鳳凰古城。據了解,展會期間,主辦方還設立了鳳凰藝術獎,並把美術的展覽、評獎、論壇、學術、教育、創作、交易、鑒定、收藏、金融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來鳳凰古城,不僅可以看世界大师的展覽,還可以買世界大师的作品。”葉文智透露,今年4月,鳳凰藝術邊邊場將在鳳凰古城開幕。在這個藝術交易集市,除了周期性節會活動這一基本功能,還將在線上以APP客戶端的形式呈現,成為一個藝術品“淘寶”,“將改寫世界書畫交易的規則。”
鏈接
鳳凰藝術年展
2017年9月22日-11月12日,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在湖南鳳凰古城舉行。此次展覽匯聚了來自中國、法國、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多個國家的19位頂級藝術家之佳作,集中展出水墨、油畫、雕塑、新媒體藝術、新手工藝五種藝術形式的210件作品,多領域藝術家齊聚一堂,全面展示了世界范圍內最頂級的藝術作品及先進的創作理念。
從2017年開始,“鳳凰藝術年展”、“鳳凰藝術獎”、“鳳凰藝術論壇”三大藝術主題活動都將落戶鳳凰,將把鳳凰古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品牌展覽及一流的藝術殿堂。
首屆“鳳凰藝術獎”共頒發了19個藝術獎,其中,亞瑟·榮格、拉斐爾·卡諾加獲“最佳抽象繪畫藝術獎”,田黎明獲“最佳實驗水墨藝術獎”,唐勇力獲“最佳重大題材創作獎”,吳為山、莫洛·科爾達、王藝獲“最佳雕塑藝術獎”,劉赦獲“最佳寫意水墨藝術獎”,朱塞佩·莫迪卡獲“最佳具象繪畫藝術獎”,安德烈·格朗齊、殷陽、丁方獲“最佳表現繪畫藝術獎”,顧黎明獲“最佳抽象表現繪畫藝術獎”,劉剛獲“最佳抽象藝術獎”,弗朗西斯卡·梅格特獲“最佳新媒體藝術獎”,張譯丹獲“最佳新青綠藝術獎”,劉立宇獲“最佳玻璃藝術獎”,尚輝獲“最佳藝術評論獎”。
“鳳凰藝術年展”借用“鳳凰”一詞所固有的“涅槃”之意,讓其無形中生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隱喻。從這個意義上講,鳳凰藝術年展與其說源于智慧的策划與謀定,不如說源于“鳳凰”這一意象所擁有的偉大宿命。在全球當代藝術格局即將發生潛變與反轉的前夜,“鳳凰藝術年展”將以“超當代”為主題,向世界表明當代藝術新力量、新勢力的出場。
此次展覽由鳳凰藝術年展組委會主辦,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報》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鳳凰縣人民政府為此次展覽的支持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