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姚志東報道: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事故容錯燃料研發項目專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獲悉,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首倡的事故容錯燃料已從概念、材料研究開始轉向工程示范研究,這標志着近50年以來核燃料領域最大的一次技術革命取得了積極進展。
安全性與經濟性事關核電產業的生存與發展,而核燃料更是核電安全的關鍵和源頭。事故容錯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 ATF)是為提高燃料元件抵禦嚴重事故能力而開發的新一代燃料系統,可從根本上提高核反應堆安全性能,抵禦嚴重事故,有效緩解事故後果,保護公眾和環境免于放射性污染,是近50年以來核燃料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革命。據出席會議的中廣核研究院副總經理郝志堅介紹,ATF與非能動等安全技術相結合,突破了傳統安全做“加法”的縱深防禦理念,可簡化核電廠安全系統設計,將顯著提升在運和新建核電廠的安全性以及經濟性,賦予核電更大的應用與市場空間。
據悉,中國ATF研發始于2015年,國家指定由中廣核牽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事故容錯燃料關鍵技術研究”,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組成ATF技術研發國家隊與燃料產業聯盟。
郝志堅表示,歷經3年努力,中廣核順利完成了ATF燃料概念設計,編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TF性能分析軟件,研究了一系列針對典型ATF的評價准則,突破了先進包殼與芯塊材料的成分設計與制備工藝,並初步評價了事故工況下ATF的安全收益。目前,中廣核的ATF項目正轉向型號研發以及工程示范應用,推進國家級ATF評測平台與標准中心建設、國家級核燃料與材料人才隊伍建設、商標與知識產權成果建設、工程化應用研究與技術轉化平台建設等領域相關工作。
郝志堅表示,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建設科技強國。中廣核首倡的事故容錯燃料從概念、材料研究轉向工程示范研究,將進一步加快先導棒組件乃至先導組件的研制,進一步加快研究堆與商用堆內考驗進度,使中國的ATF技術始終活躍在世界前沿,躋身超級安全核電的領導者,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