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商报专稿

銀行業“匠心精神”之養老金融:上海銀行客戶逾155萬

2017-12-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上海銀行養老金客戶資產總額超過1600億,對存款貢獻逾5成。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敖雷報道: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對傳統商業銀行網點的影響首當其沖,曾經的價值中心如今不少已經變為成本中心,削減網點似已成為各大銀行戰略轉型中的必然選項。不過,對於各地城商行來說,除業績以外還必須要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服務一方。日前,本報記者在上海銀行采訪時發現,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匠心”服務實體普惠民生,不僅可以贏得客戶贊譽和信賴,還能夠將傳統的成本支出轉化為銀行的核心價值,為轉型創出新的路徑。

上海銀行養老金客戶資產總額超過1600億,對存款貢獻逾5成。

  養老金融重構網點價值

  作為一家在A股上市剛剛“滿歲”的城商行,上海銀行是內地城商行中排名前三的“大塊頭”,資產規模超1.7萬億,其業務水平和資產質地究竟如何?香港商報記者隨中銀協“銀行業匠心精神高峰論壇”調研組赴上海銀行一探究竟。

  養老金代發曾是各家銀行避之不及的一個“負擔”。19年前,上海銀行是上海市首批兩家養老金代發銀行,起初大家對成本支出亦存憂慮。時任行領導表示,養老金代發是上海銀行不容推卸的責任,即便不能完全覆蓋成本也應當積極承擔起來。通過近20年在養老金融業務上的悉心耕耘,上海銀行在零售業務上收獲雙贏,一方面得到了價值回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塑造了百萬級客戶群體所信賴的養老金融品牌。

  截至2016年底,上海銀行的養老金客戶資產總額已高達1606億元。“以養老金客戶為例,客戶人數僅占全行零售客戶數的12.4%,但卻貢獻了全行儲蓄存款的50.7%和全行零售客戶綜合資產的42.6%。”上海銀行渠道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張毅勇向記者表示,上海銀行一直在積極打造養老金融服務專家的良好形象。

  “截至10月末,上海銀行每月代發養老金業務高達155萬筆。”上海銀行養老金部副總經理楊豔紅對本報表示,上海銀行目前擁有155萬養老金客戶,從2013年,上海銀行就著手打造起50家養老金融特色支行,並在全市230家網點提供養老金融特色服務。

  樂齡人士信賴“匠心”服務

  上海銀行天鑰橋路支行工作人員告訴香港商報記者,每個月10號是養老金發放高峰期,銀行大排人龍在所難免。上海銀行為此針對養老金融支行進行了一系列“匠心”十足的優化舉措,推出業內首創的存折取款機、高峰日提前營業、導銀志願者隊伍,以及“美好生活版手機銀行”、“美好生活卡”等全方位服務。

  楊豔紅舉例說,針對老年人需求推出的存折取款機進行了字體更大、提示音量更高等適老性優化。在此前舉行的“百萬老人無障礙刷卡計劃”中,累計超過100萬人體驗了ATM使用,30萬人可以熟練使用。從2013年,在養老金業務量大的網點繼續開展“導引志願者”服務,“截至10月末,我行養老金客戶自助機具取款分流率達到了90.5%。”

  “導銀志願者”是上海銀行最具特色的服務之一,這個由上海老年學會組織的百人老年志願者團隊,每個月都會有在高峰期准時出現在上海銀行各大網點,通過老人教老人的方式,幫助客戶學習使用新的銀行渠道。通過數年一日的“以老幫老”服務,志願者成為了養老客戶非常信賴的“紅馬甲”。

  一位剛參加過上海銀行養生講座的老年客戶表示,通過養老金業務,他實現了財富增值,對金融知識的理解也更為透徹,也對該行專業能力有了信任。楊豔紅坦言,上海銀行針對養老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專門創設了多款風險等級為“極低”和“低”的理財產品,還陸續引入如報價型大集合產品等具有養老特色的低風險基金產品,以及逢節假日階段性推出的養老客戶專屬儲蓄類、貴金屬產品。

  “上海銀行用行動和成績展現了金融機構‘匠心精神”內涵。”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在調研時指出,上海銀行通過創新產品、提升服務、優化渠道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養老金融體系,承擔了上海逾三分之一的養老金客戶服務工作,在全國也是為老服務領域少有的獲得兩項國家級殊榮的金融機構。該行以自身特色化服務踐行了對養老金融的戰略性支持,體現了城市商業銀行落實國家戰略、服務民生普惠的責任和擔當。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